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杨士奇在南京各地奔波,不辞辛劳地开办着一家家粥厂。
饥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对食物的渴望。
杨士奇亲自为饥民们分发着稀粥,饥民们捧着碗,狼吞虎咽地喝着热粥,暂时忘却了饥饿的痛苦。
一些老人和孩子,他们颤抖的手接过粥碗,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杨士奇忙碌的身影在粥厂中穿梭,他不仅关心着饥民的温饱,还关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安慰。
在他的努力下,南京各地的饥民们得到了救济,恐慌的情绪得到了初步缓解。
这时候,杨士奇又向朱允熥提出建议,从官仓中调拨十万石粮食,以略高于正常水平的价格出售。
这些粮食一经投放,立即被一抢而空。
紧接着,杨士奇又向朱允熥建议,投放第二波,第三波粮食。
当投放到第六波时,不仅南京以及南京周边的粮价降到了正常水,而且整个江南地区猛涨起来的粮价也回落到正常水平附近。
杨士奇的这些操作在事后看来平平无奇,可是在那种纷繁复杂的局面下,却只有他能快速精准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能够完美地执行下去。
朱允熥单独召见了他,用赞许的眼神望着他,说道:"卿这一次立了大功,帮孤解了大围。"
杨士奇答道:"殿下言重了,如果没有殿下的赏识和破格提拨,臣还在江湖市井间流浪。殿下的知遇之恩比天还高,比海还深,臣无以为报。"
朱允熥微微笑道:"对于迁都北平,你可有什么好建议?"
杨士奇道:"殿下曾经承诺,移民采取自愿,朝廷不采取强制手段。臣想请问殿下,不采取强制手段,如何将南方人迁移到北方?"
朱允熥问道:"你有办法吗?"
杨士奇连连摇头,"臣没有办法。南方富,而北方穷;南方和暖,而北方寒冷;南方安宁,而北方多战乱。人之常情,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舍弃南方,而背井离乡迁徙到北方呢?"
明朝初年,朱元璋清查天下人口,编造黄册,花了整整三年,清查各省人口,最终统计出全国的总人口6652万。
对于一个王朝而言,最重要的财富莫过于土地和人口。
但是清查土地、统计人口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不管立下多么严峻的律法,总是会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会被隐匿。
这些被隐匿的土地和人口,游离于国家财政体系之外,成为严重侵蚀着国家的税基的黑洞。
朱允熥问道:"你久在民间,对投献、诡寄之类的伎俩应该很了解吧?"
杨士奇答道:"这些事情,臣略知一二。许多小田主,或为了逃避傜役和差役,或为了逃避苛捐杂税,或为了抵御赃官污吏的盘剥,将自家的田产投献、诡寄到各地的藩王、显贵、官员的名下。
这样一来,本应流向朝廷的税赋就不翼而飞了。于是藩王、显贵、官员们愈富,而朝廷愈穷。"
朱允熥道:"正是这样的。朝廷给了藩王、显贵、官员免傜役的特权,但他们反过来利用这项特权侵吞朝廷的税基。据你估计,因为这个原因被隐匿下来的人口,全国大概有多少?"
《大明开局救活朱标》第35章 黑洞(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