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农绣全文免费TXT > 第374章

第374章(第1/1页)

推荐阅读: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谢谢您张爷爷,我们家因为您才有了巨大的改变,真得谢谢您。”巧兰感激的一个劲道谢。

“傻孩子,我不过是个诱因,主要还是你们的努力执着起了大部分原因。”张爷爷乐呵呵的笑着。

中午刘二婶他们也过来了,还有二叔二婶带着东子也过来了,张爷爷疼爱的接过东子逗弄着,东子高兴地揪张爷爷的胡子,他也不生气,和孩子玩的可高兴了。

“还是兰子回来好,每次兰子回来,我嫂子都能做好多好吃的,平时都吃不上呢。”赵氏笑着调侃。

“去,吃还堵不住你的嘴,平时也没委屈你呀。”李母笑着拍了赵氏一下。

“张叔啊,我说您在村里开个学堂得了,我家东子都会背三字经了,小嘴叭叭的整日念叨,跟念经似得,还不敢打断,害怕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了,可把我们念的烦死了。”赵氏说着笑话。

张爷爷经常抱着东子玩,时不时就会给孩子教着背三字经啥的,灌灌耳音,孩子都会背上几句了,可高兴了整日念经的似得在嘴里车轱辘转。

张爷爷眼睛一亮,转头看了眼巧兰,她也双眼发亮的看着对方,二人眼里都有了惊喜的味道。二人同时扭头盯着赵氏目不转睛的望着。

赵氏吓得手里的猪蹄都掉盘子里了,结巴的说道:“我说啥了,你们咋都看着我啊。”

“婶子,你前面说了句啥?”巧兰盯着他问道,眼里有些兴奋的味道。

“我……,哦,我说了让你张爷爷干脆开个学堂算了,教村里孩子们念书,咋了?我就随口一说,好多孩子上不起学呢。”赵氏浑不在意的,她就是随口一念叨罢了。

巧兰啪的一下,拍了桌子,脸上全是兴奋的神采,一家人被巧兰吓的一哆嗦,李母正要呵斥她,巧兰和张爷爷对望着,二人一起开口,“开学堂。”

张爷爷哈哈大笑,脸上全是喜悦畅快的笑容。

设想

一直以来张爷爷都在寻找怎样回报家乡的方法,义诊只是其中一个方法而已,但更多的他还是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多做一点实事,有用的事。他这次来村里,觉得自己能做的真的太少了,心里一直不得劲,所以真心实意的想留在村里,哪怕为村民治病送药呢,不也是他的一份心么。

“张爷爷,您说成么?”巧兰有些激动,这是利在千秋的事啊。

“我觉得可以干成,你忘了,你李爷爷在县里闲得磕牙呢。我找他他肯定乐意干。”张爷爷撸起袖子,觉得自己瞬间年轻了二十岁,还能再干二十年呢。

“那我们琢磨琢磨,在哪干合适?要是穷家的农家子想读书认字出不起钱该咋办?您要知道就算是免费让他们读书,很多人家还是不愿意孩子出来的,因为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劳动力啊,少了一个人干活是不一样的,会少很多收入啊。”巧兰越想越觉得还有很多困难。

“嗯,你说得对,我要好好的想想,你先别说出去,这就是咱们的想法,我在和老头子商议一回,要是能找到让穷人家的孩子认字不多的情况下也能得一点收入,那么他们也许就会同意孩子来上学了,哪怕不为了考科举,认了字可以做学徒,找活干的几率也就大得多了。”张爷爷比巧兰更认同读书识字的重要性。

“是呢,这家里的收入要考虑进去,好像我们家当年情况都算可以的,但我哥还是选择了放弃,支持我二哥去学医,因为一家一户出不去两个孩子同时去干这个,家里供不起,您明白我的意思么?”巧兰似乎感受到了原身在身体里残留的那份深深的遗憾,那是他们曾经共同经历的苦难,难免会影响到巧兰。

“我懂,我懂啊孩子,我们家也是兄弟二人,我大哥为了我出头也是放弃了机会,待我有能力时,他却早早地去了,家乡受了灾,一家子都没能跑出来,陆续得病都走了。”张爷爷说到这捂着脸,心里的伤悲无人能懂。

“爷爷,您别难受,您做的已经够好了,我相信就是您的父母高堂健在,也一定会为您骄傲的。您帮我们想想,如何让更多的穷人家孩子去书院读书啊,我们该怎么做这件事呢。这可是好事啊。”巧兰赶紧岔开话题,避免老人伤心难受。

“对对,我想想,我琢磨一回啊。”张爷爷别开脸偷偷擦擦眼泪。

“先吃饭,先吃饭,你这丫头不能等吃完饭再说啊。”李母吆喝着圆场,让大家继续吃饭。

“吃饭吃饭,今儿太高兴了,我明儿去李家去一趟,这是要商议一回的。”张爷爷一下找到了事干,精神头都不一样了。

吃过饭后张爷爷就坐在院子里开始琢磨了,一边想一边就拿了纸笔开始写,并拉了巧兰一起想。

“你觉得如果免费入学,孩子们有多少能去的呢?”张爷爷开始逐条逐条的想问题,争取落到实处,而不是搞花架子。

“有三分之一吧。”巧兰想了想,根据自己这几年在李家村生活后得到的一些实际的情况预测。

张爷爷皱了眉头,“免费还那么少么?”他显然很不满意,免费入学不是应该尽量把孩子都送去读书么?

“我知道您的想法,你要知道男孩子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们家这样的清刚几岁就能给家里干活了,别的干不动,但捡个柴火割猪草是没问题的,再大一点到地里帮着干点小活也是可以的,少个人就多了活,再大点到传威这么大,几乎就是家里一个整劳力了,走了一个人地里的活谁干?这部分钱怎么办?少一个重劳力就意味着少了近乎一半的粮食产量,这都是钱啊。”巧兰根据实际情况开始给老人家分析,农村不比别的地方,粮食代表着人命啊。

尤其是李家村即便富裕些也没有到完全脱贫的地步,还是有困难户需要接济呢。

张爷爷眉头紧皱的点点头,显然很认同巧兰说的这些实际问题,他认为很有用,不能搞华而不实的东西,要做就做好,实用一些。

张爷爷拿笔认真的记录下来,一条条的把实际困难都写的很清楚,便于自己将来综合考虑。

“还有呢,你再说说。”

“家里少了个人干活,这钱就少了一部分,即便是免费入学,仍然需要花费银钱,笔墨纸砚需要自己掏钱吧,您知道我家清刚和清远一个月光花费这些基本的东西需要多少银子么?这还算少的了,我家清远因为考中了童生也算有点小能力的,有不少富裕的孩子让清远帮着抄书,会给一些银钱作为补偿,有时候夫子也会要求清远抄一点书增加书籍的使用率,这对清远自身也是有好处的。

不管怎么说,一个月也能混个几十个大子,好歹也算钱不是。清刚入学不久字不行,自然没有这个机会,光出不进。这些钱从哪里来?就算家长有心,也得有这个力啊。我家人都会认字,村民没有不羡慕的,他们真的不懂认字后的好处么?不是的,他们懂啊,可是供不起。爷爷,既然您有这个心,我求您,一定想周全些,多考虑实际情况,不然就别弄了,别给人希望最后却是浓浓的失望,那种滋味他们承受不起啊。”巧兰声音有些哽咽。

《农绣全文免费TXT》第374章(第1/1页)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