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幼兰应了一声“是”,低眉顺目地走上前去。
慈禧拉住了她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果然是圆润了些,不过这样好,有福态,是好事!”
幼兰急忙乖巧地说道:“谢太后吉言。”
慈禧笑了笑,瞄了另外两人一眼,淡淡地说道:“你们都坐吧。”
虽然同为光绪皇帝的弟媳,但对她而言,其他两人却远远不如幼兰来得重要。不仅仅是因为出身的问题,还有她自己的心思谋划使然。
听到她的话,立即便有宫女搬来了两张凳子,必禄氏说了一声:“谢老佛爷恩赏。”便侧着半边身子坐下了。
婉贞急忙有样学样。
看到这样的架势,她不禁在心里暗暗叫苦。方才看到许多人,都是进来一下很快便又出去了,可见也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在这儿坐下,跟慈禧闲聊的。看来跟着幼兰是好坏参半,她得慈禧的宠,连带自己也无法很快脱身了呢!
说了一会儿话,慈禧突然话题一转,问道:“溥仪已经两岁多了吧?近日可好?”
其他两人可能还没有察觉什么,婉贞却是心头一跳,想起从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慈禧其实早已选好了光绪的继承人,所以才会对载沣青睐有加。她如今这句话,是不是印证着这个猜测其实是真的?
幼兰不明所以,但还是笑道:“承老佛爷恩宠,一切都好。”
“赶明儿个带进宫来我瞧瞧吧。这宫里头整天价死气沉沉的,瞧瞧这些孩子,也给我这老婆子带点儿生气。”慈禧道。
幼兰心头一跳,立刻想到光绪帝到现在还没有子嗣的事实,听说老佛爷已经对此不满很久了,不由得又是一惊。不过这牵涉到宫里的是是非非,她自然不敢随意揣度,急忙笑道:“老佛爷哪里老了?您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永葆青春、长生不老的呢!溥仪能蒙老佛爷的慈光普照,那是他的福分!”
慈禧呵呵笑了起来,道:“什么长生不老,不过是哄我开心罢了。这又过了一年,我便又老了一岁了!”顿了顿,没等幼兰接口,又说道,“今儿个高兴,你们便留下来吃过晚饭再走吧!”
说的“你们”,自然也包括婉贞和必禄氏了。能有这样的荣宠,幼兰和必禄氏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婉贞虽不愿,却也没胆说半个“不”字。
只是……她不禁在心里苦笑,这顿饭怕是会难以下咽吧?
天色渐渐暗下来,宫里头大大小小的灯笼挂起来,烛光给缓缓沉入黑暗中的紫禁城带来了几分暖意。
宁寿宫因为是慈禧的居所,早已安装了电灯,此时发起电来,亮如白昼。
晚宴摆开来,慈禧坐在上头,婉贞和幼兰、必禄氏以及其他几名有幸被留下来的福晋坐在下首。慈禧的左手边,坐了光绪的两位后妃,首位的是皇后叶赫那拉氏,慈禧的侄女,穿着深红色的宫装,面容端整,但绝称不上“绝色”,神情肃穆,看上去有点呆板的感觉。相貌也就罢了,若性格跟相貌一样古板,也难怪光绪不喜欢她。接着第二位便是瑾妃。她的身材有些胖,但长得却并不差,若不是身材的原因,也可以算得上是个美女了。或许是长期屈居人下的关系,她看上去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威势,给人一种平和淡泊的感觉。光绪本有三位嫔妃,但另外那大名鼎鼎的珍妃却早已作古,婉贞在后世听她的故事听得多了,早已对这位命薄如纸的红颜熟悉至极。虽然有点遗憾,不能亲眼见她一面,不过从瑾妃身上倒也可以想象出她当年的几分风采。
慈禧右边的位子则空着,婉贞猜想,那不会就是光绪的位子吧?
此时她已经在宫中待了半天有多了,渐渐也习惯了这里的氛围。正如载涛所说,慈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她所喜爱的幼兰身上,很少注意到其他人尤其是她身上,再加上她又特意躲在了最后面,所以心情实在放松了不少。
胆子慢慢大起来,她终于也瞅机会看清了慈禧的模样。慈禧虽然已经老迈了,却保养得好,仍然依稀看得出来几分年轻时的相貌,必定是不错的,否则也不会一度吸引了咸丰帝的注意。而人们称她为老佛爷,乍一看上去倒也真有几分慈眉善目的样子,只是一想到后世人人都说她心狠手辣,婉贞觉得,想必她在维护自己的权威时,便会是另一种面孔吧?
宫女川流如水地走进来,在桌上摆上数不清的菜肴。婉贞看得眼花缭乱。就算在王府、贝勒府里,在如今的时局下也是俭省为要,不可能会有这么多的菜吃啊!记忆中,似乎上次为载沣庆祝晋升的时候也不如这一顿丰盛!
怪不得后世都说慈禧奢华无度,吃顿饭而已,还都是女人家,用得着这么多菜吗?婉贞忍不住腹诽。
好不容易不再有人进来,桌上已经摆得满满当当。她还以为就要开吃了,却见慈禧只顾着跟人说话,丝毫没有动筷的打算。
正奇怪是怎么回事呢,突然听到外面有人叫道:“皇上驾到——”
她吓了一跳,看见一屋子人全都跪了下去,也急忙跟着下跪,并且跟着众人喊起来:“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阵脚步声响起,然后便听到一个低沉中带着些许嘶哑的男声说道:“都平身吧。”
她又跟着一群人呼啦啦站了起来,眼角瞟到一个穿着明黄色衣服的男人坐在了慈禧右边空出来的位子上。
那里果然是专为光绪留的!
“都坐吧。”慈禧淡淡说道。
众人这才又重新坐下。
兴许是有了皇帝参加的原因,筵席上的气氛顿时跟方才完全不同了。人人都不敢说话,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一股看不见的低压弥漫在众人中间,婉贞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她偷偷拿眼觑去,只见人人都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活像一具具雕像。
《挽清纱是什么意思》第21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