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宋水师战船 > 第51章 死神的镰刀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夜晚,石子山上的蒙军行辕中,蒙哥大汗正与众将士们在一起宴饮。

蒙哥:“朕早就听说这南方的夏天非常热,尤其是四川啊,真是太热了,你们怕不怕热呀。”

哈剌不花:“大汗说得没错,我们还是赶紧打完收兵吧。”

术速忽里:“大汗,当年成吉思汗未能完全征服波斯王朝,也是因为波斯太热,他才听从耶律楚材的建议而撤兵的。”

蒙哥:“耶律铸,是这样吗?”

耶律铸:“大汗,先父是得到了长生天的指示才劝成吉思汗撤兵的,这并不是因为天热。”

蒙哥:“嗯,朕也是得到了长生天的指示,长生天告诉朕,蒙古帝国将会一统中华。”

术速忽里:“四川潮湿炎热,我军远征至此,水土不服,军中瘟疫流行,人马死伤甚众,不可久战。末将明日愿作先锋领兵攻城。”

汪德臣:“我军不好过,只怕钓鱼城中便更不好过。术速忽里将军不必急进,十日内钓鱼城不攻自破。”

术速忽里:“何以见得。”

蒙哥:“因为黑色死神已经降临钓鱼城。”

“难道是?……”术速忽里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蒙哥:“术速忽里将军,你还打算担任明日的攻城先锋吗。”

术速忽里:“末将不敢!”

次日,蒙军并未攻城,但是整个钓鱼城却已经笼罩在一片死亡的阴霾中,可怕的瘟疫正在城中蔓延……

城内,城外到处堆满了已被瘟疫感染、正在腐烂的尸体。城中军民不知所措,他们不知如何处理,更不了解传说中的瘟疫到底有何威力。

林峰最先反应过来,蒙古人对钓鱼城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生化攻击,建议城中炮手,将蒙古人打进城来的腐烂尸块都收集起来还射数去,将瘟疫散播到城外去。

王坚命令炮手这么做了,蒙军退避三舍,放弃了进攻。但是这些腐烂的尸体已经污染了城里的空气,毒化了水源,而恐怖的瘟疫也随之爆发了。

钓鱼城中很快出现了许多的瘟疫感染者,患者开始时出现寒战、头痛等症状,继而发热、谵妄、昏迷,皮肤广泛出血,身长恶疮,呼吸衰竭;快则两三天,多则四五天,就纷纷死亡。

此刻,钓鱼城中的军事仪事厅内,已经不再是讨论军务,而是讨论该如何防疫。短短数天,钓鱼城已经半数感染,军民死亡人数超出一成,疫情如此发展下去,用不了十天,钓鱼城将不攻自破。王坚手下的骁勇战将此刻也已大半染上了瘟疫,生死未卜。

军中良医想尽了办法,都控制不住疫情,眼睁睁看着居民成片成死去,军士整营整营的死去。所有患者集中隔离,居所四处洒生石灰,洒酒精,喷醋消毒,扔是挡不住瘟疫蔓延,连张钰、王立、林贵、钟不欺、陈自明等人都被送进了隔离圈了。每天的死亡数千计,埋都埋不及,尸臭熏天。

林峰傻了,头皮发麻,后脖发凉,浑身起鸡皮疙瘩,没有自己的存在,钓鱼城本应该是一座钢铁堡垒才对啊,是能摧锋于正锐,是能扭转历史洪流的转折点,是能打破蒙军不可战胜之神话,名垂千古的英雄之城。可是现在,这些历史上赫赫威名的英雄还未能力战便纷纷倒下来。

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这便是蝴蝶效应。林峰的奋力反击,六盘山之战彻底激怒了蒙古人。林峰的医术躲过了蒙古人的阴谋报复,但是也将更大的灾难降临到了钓鱼城。

钓鱼城中的患者死后皮肤呈黑紫色,这不是白糖加盐水便能简单对付过去的尸毒霍乱,而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最著名的瘟疫之王,风靡欧洲的黑死病。

蒙古人征服欧洲时,带去的黑死病把欧洲一半人口送入地狱,上亿人消失了。屋子里,道路旁,到处倒卧着没人收殓的黑色腐尸,数百座城市空无一人,有的地方几百里不见炊烟,整个欧洲都笼罩在尸体的恶臭中,甚至波及到西亚和非洲。其威力之大,祸之深远,丝毫不逊色于后世的核子弹。这次大毁灭使欧洲人口骤降,变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欧洲进入了长达数百的黑暗中世纪,进入被死神统治的年代。即便这场恐怖灾难过了数百多年之后,劫后余生者背负着深重的苦难,还仍然难以走出灾难的阴霾,其代价之惨痛令人不胜唏嘘。

阵阵阴风吹过,伴随着一堆巨大蝙蝠的飞过,一辆辆拖着棺材的大车缓缓经过无人的街道上。黑衣妇人蒙着脸,一手拿着巨型镰刀,一手摇着铃铛走在车队前开道,口中唱着迷漫恐怖气息的歌谣:“一圈圈玫瑰花开,花束装满口袋。阿嚏,阿嚏,我们全都死去……”这便是欧洲长达数百年黑暗时代的生活缩影。

那是最悲惨的人间浩劫,上帝给他的子民展示了活生生的地狱。

蒙古铁骑西征,挥舞上帝之鞭,尽情屠戮,留下了让欧洲人寝食难安的梦魇,散布了黑死病的沉重阴影。

;  蒙古大军攻城拔塞,最犀利的武器并不是回回炮,而是以回回炮发射出去的黑死病尸体,中世纪的核子弹,无坚不摧,横扫天下如卷席。

在意大利梵蒂冈的教皇们,是用圣火把自己圈起来,勉强躲避了黑死病的浩劫。蒙古大军亦用此法,营前的篝火阵日夜不熄,围起一道火墙与钓鱼城隔绝,阻挡黑死病向城外扩散蔓延,耐心等待着钓鱼城中的军民全部死去……

《南宋水师战船》第51章 死神的镰刀(第1/3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