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这些日子,林峰在村里抓军事,钟不欺在江滩搞建设,分工合作,配合默契。江边风大,林峰担心钟不欺身子骨虚,才吃饱饭没多长日子,万一给江风吹感冒了事小,误了军机事大,从军营里腾出三顶帐篷给钟不欺,作为建筑工地上的指挥部和临时工棚。特别指定,钟不欺和老匠头马北望住在指挥部里,匠人们住一间,女村民住一间,其余男村民那就只能住临时窝棚了。
钟不欺很感动,瞧瞧这待遇,林峰自个都是和士兵们一起住大帐,还想着给他安排个双人标准间。
钟不欺也是苦孩子出生,林峰早就给他交了底,让他当家,公帐都给他管,账面上还剩下三千多两银子,每天部队的伙食支出10两银,青泥沟难民村每日救济粮30两银,再加上给匠工师傅们开的工钱,还有零零总总的日常杂用开支加起来,每日固定开销就达到50两,这还不算购买各种原材料的大笔开支。
看到这本帐,钟不欺头大了,往前翻看,这记得都是什么狗屁帐,赏钱,打发钱,聚餐费,招待费,小费……手脚太大了,正经事没办多少,钱倒是快用光了。钟不欺开始理解,林峰为什么要他管账了。已经晚了,目前唯一的收项就是邓春雨正在打理的制药小作坊,也远远不够补难民村的缺。哦,还有朝廷名义上每年要发放的数百两饷银,数百石粮米,那可以忽略不计,到目前为止还一次没领过,离关饷日子还早着哩,地方土军粮饷半年发一次,还时常克扣。
钟不欺估算,即使现在就停工什么都不干了,就凭现在这个帐底,最多能勉强维持三个月,还是得精打细算,一个钱掰成两半花。军令如山,钟不欺既然接下了军令,那是非干不可的,干不好那是要杀头的,十七条禁律五十四斩,钟不欺也是学过的,背过的。
好在规划定了,质量定了,对于工程进度林峰并没有严格要求,交给钟不欺自己去把握,可以量力而行。根据规划设计,大龙口周边预留行道和防御阵地,中间从左向右分为三大区,中间区做军营和校场,左边一个区为军事区,建军工场,武库,草料场,马场……右边一个区为居民区,建民居,商铺,民用工场,粮库,浅水池……军事区内空地全部预留,民用区内的空地全部开垦。
依目前的财力,钟不欺只能先建民居,安排难民迁移入住,这也是林峰的初衷。为了节约成本,钟不欺决定在大龙口江滩上掘土制坯,开窑烧砖,安排村民制坯,准备木材,工匠建烧砖窑。掘土制砖,剩下的土坑就当做浅水池。林峰请的农业顾问何伯说了,要用浅水池育鱼苗,菱角苗,藕苗,现在掘土制坯正好把浅水池顺便挖了。
宋朝以木柴为烧砖的主要燃料,烧砖1000块约需木柴1马车,村里的蒙古战马还有37匹,林峰留下12匹训练士兵骑乘,5匹拨给邓春雷向难民营运送物质,另20匹拨给钟不欺去套车拉木柴。
砖已经开始烧了,有了10辆双套马车,建材源源不断运上江滩,地一划,分成若干宅基地,就准备动工了。钟不欺开工之前,给林峰报次帐,表表功,没用几个钱,把材料备齐了,有功。
林峰刚开始看到各项支出都很满意,不贵不贵,只夸钟不欺会办事,可是后来脸色有点变了……钟不欺赶紧看看哪一项不合适了,得给林峰解释啊,糯米很贵,用量大,比制砖成本还高得多,但是工程质量……
林峰摆摆手,示意钟不欺不用解释了,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道理他懂,古代水泥就是生石灰加糯米浆,糟蹋粮食啊,眼下这么多张嘴等着吃,这么多难民,其实林峰现在比钟不欺还省,至从接了难民村这个烂摊子,很少出门了,很少花钱了……但是质量不能不顾……这不是普通的民居,而是江防要塞的一部分,不仅要经受风吹雨打,还要承受重炮轰击……
; 林峰在回忆水泥的配方,水泥的制作工艺……石灰粉,石膏粉,粘土粉,1300度的高温转炉,双温预热室。后世的林峰见识过水泥厂的高大雄壮,粉尘飞扬。建个水泥作坊太扯了,此时没这个精力,财力,人力,至少若干年内是决不考虑上这种高污染,高能耗,高投资的三高项目。
林峰考虑再三,决定对古代水泥改良一下,就可以对付着用。
首先收集铁矿渣,炉渣,运到碾谷场上碾碎,磨粉。铁矿渣,炉渣都是经过千度高温锻烧后的残渣,天然含有水泥成分,这些原料都不值一文。百分二十参兑。然后取石膏粉在铁匠炉子上高温加热作为凝固剂,百分之十参兑。百分之七十生石灰,这个成份就已经很接近现代水泥了。
但是林峰仍不放心效果,混合均匀后用糯米汤汁调和,增强粘结度,等凝固后,坚硬似铁,比古代水泥强太多了。熬完汁的糯米,人还可以吃,可以省下不少粮食。钟不欺确认效果很不错,非常高兴,以后顿顿吃糯米饭,留下米汤调制水泥就可以了,吃不完的糯米饭还可以搓成糯米团子当干粮。
既然有了水泥,林峰考虑屋顶也不必盖瓦了,又不结实又麻烦,不如直接浇顶,没有钢筋就用竹筋,竹林村多的是陈年老竹,劈开结束,泡石灰水防蛀,晾个半干,即可使用。竹筋混凝土若是盖高楼那是豆腐渣,灌个平房顶那还是绰绰有余的,又轻巧又结实,还放火防漏。
林峰把民居设计重新修改一下,交给钟不欺去办,材料接着置办,先砌墙,等封顶时,林峰再过去现场指导一下。为了节约建筑材料和土地面积,民居都集中建设,地基坚固,混凝土灌浆,做成营房格局,青一色的平房,一排十套,一排接一排建下去。房子不大,两间半,正室两间,每间一丈见方,后面半间厨房,实用面积也就20来平方吧,房间内可以搭暗楼,睡觉或放东西都行。林峰小时候住的就是这种房子,挺有念想的,所以要求,在大龙口所有的民居都得这么建,没有任何人可以搞特殊化,家里实在是人口多住不下的,可以考虑分两套。
问题解决了,接着各忙各的,过了半个多月后,民居已经盖出一排了。林峰正在操练,甲兵分组对抗,枪来棍往,打得热闹,正兴头上,远远见钟不欺过来了,似乎来意不善……
林峰:“怎么回事呢,这是,出了什么事吗?”
“什么事?你自己看!”钟不欺把帐本扔向林峰。
林峰接着账本,一看就明白了,民居的成本核算出来了,一排十套,银百两,每套十两,竹林村的村民和青泥沟的难民村合计2145口,624户,全部安居至少要花银6240两,现在账面上只有2000多两银子,这个家,钟不欺是当不下去了,缺额太大了。
林峰:“老钟,你可不能撂挑子啊,我当有多大个事呢。“
钟不欺:“你不管帐,每天就只是练兵痛快,外面的事不闻不问。当初是你接的摊子,我不多说了,你要再不拿钱出来我走人了,卖豆腐去。“
林峰:“老钟,我没说不拿钱出来啊,我的私房钱都存钱庄去了,大额,利息高。你随时要用,我随时借给你就是了。现在账面还有两千多嘛,不着急。“
钟不欺:“什么?借?借多少,还多少?“
《宋军水师》第20章 安居乐业(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