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晚清 > 第111章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玉没有了,她回家的希望也就此断绝了,还有什么好在意的呢?还有什么好希望的呢?完了一切都完了她茫然地愣了半晌,忽然,竟“呵呵”地笑了起来,衬托着此时此刻的场景,诡异得令人毛骨悚然。

正文探望

光绪心头大急,却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紧紧抱住了她,迭声叫着她的名字:“婉贞婉贞你别这样别吓朕啊”他努力安慰着她,仿佛发誓一般说道,“你放心,朕一定帮你找回那块玉,就算是掘地三尺也一定会找出来的所以,你要冷静千万要冷静啊”

钟德全和古维客却在一旁看的胆战心惊。这婉贞福晋,不会是疯了吧?

婉贞仍旧“呵呵”地笑着,对光绪的话似乎充耳不闻。她的笑声越来越大,渐渐地,竟然就变成了狂笑直笑得在场的三人勃然色变,寒毛直竖。

其实她听到了光绪的话了。可是那有用吗?如果真能找到,又怎么可能过了一晚上还是毫无消息?且不说浴室就那么大点儿地方,便是整个玉澜堂也没多大面积啊认真去找的话,一晚上找完绰绰有余了。然而直到此刻仍然没找到,意味着什么?

不知为何,她心里有种预感,那块玉……怕是再也找不回来了啊狂笑,直笑得涕泪俱下,笑声中仿佛掺杂着凄厉的哀嚎。

明明啊,笑声是开心的表现,但此刻听在另外三人的耳中,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凄凉。

光绪心中一阵刺疼,说不出话来了,只能紧紧抱着她,让她靠在自己的胸膛,尽情发泄出胸中的悲哀和痛苦。

过了好一会儿,婉贞的笑声终于渐渐小了下去,慢慢地,变成了正常的啜泣之声。

三个人不禁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光绪轻轻抚着她的背,温柔但却坚决地说道:“婉贞,放心,朕一定说到做到,把那块玉给你找回来”

虽然心中有着无望的感觉,婉贞还是凄然笑了笑,抬起了眼看着他,轻声说道:“多谢皇上。”

古维客在一旁提心吊胆等了半天,此时终于等到了机会。见婉贞的情绪似乎稳定了一些,赶紧开口说道:“皇上,福晋,药已经熬好很久了,再不喝怕是就要冷了。”

光绪点点头,凝视着婉贞,柔声说道:“这是古太医特意为你开的药,能够宁神静气,你快喝了吧。”

情绪起伏太大最是伤身,他是过来人,又怎会不清楚?即使明知心病服药并没大多用处,他却还是执意让婉贞服下。

婉贞柔顺地点了点头,一句话都没说,也没有丝毫抵触地接过了药碗,一饮而尽,表现得相当平静而配合。看样子,似乎原先的冷静和沉着都回来了似的。

然而光绪在一旁看了,却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不禁紧紧皱起了眉头。

若是在平时,这样的平静并没什么不好,但在一个刚刚还大哭大笑、情绪激烈的人身上出现,似乎并不是什么好兆头啊接下来的几天,事态的发展令光绪不由得更加确信了自己心中那种异样的感觉,并不是无的放矢婉贞实在太安静了

以前的婉贞虽然也并不多话,但那是她的性格使然。不曾呱噪,也没有夸夸其谈,总是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那里,用一双慧眼将所有的事情看通看透。她的气息毫不起眼,并没有什么张扬的气场,然而却那么得令人安心,知道无论何时,她总会在需要的时候出现,用她的聪慧和温柔,适时解开心中的烦扰,抚平内心的伤痕。

但现在的她,表现的却绝不是那种正常的宁静。生机和活力没有了,就像个傀儡娃娃似的,让她做什么就做什么,问她的意见则是什么都无所谓,不哭不闹,听话是足够听话了,却没有半点生气,跟平日的她简直大相径庭。如此的死气沉沉,倒是跟戊戌年以后、见到她以前的光绪有着八分的相像。

光绪忍不住大皱眉头。他也曾有过这样的切身经历,自然知道这是在失去了人生的期盼后,心碎的沉沦,因为绝望,所以什么都无所谓了但这是为什么?不就是丢了一块玉么?就算这块玉有多么值钱、多么重要的意义都好,毕竟是个死物而已,还能比人更重要么?为什么她会表现得如此心灰若死?

光绪不明白,慈禧同样也不明白。

那晚,玉澜堂几乎是灯火通明了一整个晚上。钟德全在光绪的授意下将所有的宫女太监都发动了起来,大动干戈在玉澜堂里翻箱倒柜,这么大的动静又怎能瞒得过人?何况他们本身也从未想过要隐瞒谁。

派人监视着玉澜堂的一举一动的慈禧自然是早就得到了消息,但任凭她如何老奸巨猾,也猜不透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跟光绪一样,在她看来,不过一块玉而已,值得这么劳师动众么?

但无论如何,宫里的东西不明不白丢了,还是主子非常宝贝的东西,不得不说这是很令人恼火的一件事,尤其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发生的,更是令她有些恼羞成怒,当即下令让李莲英彻查此事。

其实,她坐拥天下奇珍异宝,丢了一块古玉而已,对她来说只是面子上过不去罢了,说到底并没有怎么放在心上。然而婉贞居然会因为这块玉而变得神魂颠倒、缠绵病榻,这就有些奇怪了。

难道玉丢了,她的魂也丢了不成?

慈禧上次病过之后,身体就一直没好利索,这天,正歪在榻上闭目养神呢,忽然听见门帘掀起,熟悉的脚步声走过来,于是眼皮都没抬一下,淡淡地问道:“怎样了?”

李莲英轻手轻脚走到她面前,躬着身子答道:“回老佛爷,奴才仔细看过了,婉贞福晋似乎是真的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晚清》第111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