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潜伏》原著是一本仅有一万字的短篇小说,并没有电视荧幕上那么刀光剑影、面面俱到,无论是题材、体裁,或者改编程度,都十分适合二次创作。
至于投稿到哪里,历经时代变迁,由巴金先生主编的《上沪文艺》就很好。
再有一点,大约两年后的全国企业改革,报刊类系统将全面自负盈亏,而创刊于1953年的《文艺月报》,即《上沪文艺》的前身始终屹立不倒。
趋利避害,也是身处时代浪潮中必须考虑到的事情。
拿定主意之后,聂子航从抽屉中取出一张信纸,着手给远在西南的聂母回信。
“母亲:……”
刚写下两个字,聂子航觉得不妥,重新划掉后写下一个“妈”。
“妈:
见字如晤。”
太正式了,不符合小聂同志的口吻。
聂子航把纸揉成一团,又重新拿出一张信纸,斟酌了好一会儿。
虽然能从来信中感受到杨静红深切的母爱,但他毕竟是鸠占鹊巢的穿越者,没有对待聂母的真情实感,好似无论怎么下笔都透出一股生涩。
算了,反正聂母远在天边,就算从字里行间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一时半会也无法拟证。
聂子航把心一横,不再瞻前顾后。
“妈:
我已将消息告知爱红与子健。
爱红对相亲表现的十分羞涩,并托我转告您,家中一切安好,请您务必保重身体。
子健同言。”
聂子航尽量缩短笔触,省略不必要的描述口吻。
笔端稍作停留,添补了两句。
“高考于我而言是一次考验,但请母亲放心。
此致敬礼
子聂子航
1977年11月”
重新审一遍错字,聂子航默念着“小聂同志,我尽力了”,把信装进了信封中。
……
由上级牵头引入苏南国营企业的一批新式生产设备于次日抵达县区,苏钢厂郑厂长领全体生产工人迎接技术人员与生产设备的到来。
全体生产工人,也包括了聂子航这个不在编制范围内的“收发室工人”。
眼瞅着这近乎迎接首长规格的阵仗,聂子航暗暗咋舌,但转念之间又能明了其中原因:
《1968激荡的年代》第4章 留洋的女技术员(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