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唯识三十颂传济法师 > 第13集直解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唯识三十颂》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一面,

丁二、广明所变唯识(分二:一正明所变。二、广释外难。今初)

戊一、正明所变

本颂藕益大师把它分成三大科,就是唯识相、唯识性跟唯识行。前面的唯识相、唯识性是属于一个解门,唯识行是一个行门。当然解门就是说我们在修学佛法之前,应该要透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而能够正确的理解到生命的真相。有关生命的真相,佛陀在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那么他们也提出了对生命的不同看法。这当中主要有两个内涵:

一、外道——无因缘论、邪因缘论

第一个、无因缘论:一般的哲学家认为说生命是没有任何的因缘,一个人会痛苦,一个人会安乐,这件事情是没有任何理由。换句话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你今生比较庄严,你今天的身体比较健康,这表示你的运气比较好。他这个人身体多病,就是他运气不好。整个背后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理由,当然断恶修善完全没有意义了。所以这样的无因缘论就促成了,整个人生的一个所谓的及时行乐的心态。这个是佛陀出世之前,在印度的论师里面其中一个观念,叫无因缘论。

第二个、邪因缘论:生命的确是有它的因缘,这个因缘是大梵天,就是大梵天它决定了我们生命的快乐痛苦,所以我们应该向大梵天来祈祷皈依。就是说你的快乐痛苦你自己不能决定,你断恶修善是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你向大梵天祈祷这件事很重要了,因为他决定了你的快乐痛苦。这种因缘观,佛法认为这是邪因缘论。佛陀出世以后就提出了:

二、佛教——正因缘论

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生命的快乐、痛苦的生起,跟他的还灭都有规则。这个规则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心念的活动创造了我们的生命,就是所谓的万法唯识。你心念一动,那么这个念头对我们未来的生命就是一个影响力,一个主导力。这个心念假设我们念念的随顺,就构成整个心念的相续,也就构成我们整个生命的相续。所以简单的说,生命的真实相,是由我们每一个人心念的念念造作所创造出来的,生命是我们的心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就是整个唯识的宗旨。

前面一科是把能创造万法的心,所谓的三能变相讲过了,这以下就说明所变现的万法,这个心念是怎么变现万法的。前面是约能变现,这个地方约所变现,这当中分两科,初、正明所变,正式说明依止我们迷悟的心所变现的这些杂染法跟清净法。第二个广释外难,对于万法唯识的道理,这当中二乘跟外道提出的三种问难,唯识论师加以破斥,破除邪执广释外难。我们先看第一科:

戊一、正明所变

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

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怎么知道这是心识变现的万法?在万法当中当然有它因缘的我相法相,我相当然是能受用的我,有所受用的这些种种的差别的法,不管是我相、法相都不是离开我们的心识,而别有它的自体,换句话说由这个观念就建立了万法唯识的道理。

这个问答问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人的心情,比如说我眼睛看到很多的东西,看到很多的颜色,我耳朵也听到很多的声音,我们总觉得这些色法跟声音都是有真实性的,就是这些东西跟我的心识没有关系。我们一般人的心情,心外求法,这个声音是这么的真实,怎么说是我心所变现的呢?提出这个问难,看论师怎么回答: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

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这当中有两段,第一段是明正义,就是说这一切法是诸识,这个地方的诸识是八识的自证分,八识的自证分它能够转变,这个转变简单的说就是依体起用,我们说明一下。就是说八识,当然我们前面说过是三能变——异熟、思量、了境,那么异熟、思量、了境的心识,它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了别的作用,这就是转变,产生了见分跟相分,这叫做转变。依体起用,从一个自证分的自体而生起一个明了的功能,这叫转变。

当心识在生起了别作用的时候,它就变现了分别跟所分别,这个分别是指能分别的见分。能分别的这是一个见分,我们前面说过了;那么所分别的是叫相分,我们所显现的影像,可能是一个杂染的影像,也可能是一个三宝清净的影像。所以我们一个心识一动,那么就变成了见相二分,一个能分别的心、一个所分别的相分,不管能分别、所分别,其实都没有离开心。这个是先做一个总说。

以下做一个总结:“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所以由此义故,由自证分转成见分、相分这个道理,所以“彼”,这个地方的“彼”就是心外的实我、实法,这个是不存在的,这个是我们自己的颠倒所捏造出来的。所以由此义故“彼”,心外的实我实法是不存在的,的而建立了万法唯识的道理。就是我们的心念的了别活动,只能够在自己心中的影像活动。

譬如你今天看到佛像,你能够去了别这个佛像,就是你的心跟佛像一接触的时候,你的心要先转成一个佛像的影像在你的心中出现,然后在你自己的心中的影像里面去了别、去造业。你不能够去了别你心外的佛像,不可能!所以“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不管是你能分别的心,不管是你所分别的境界,都不离开你的心识。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此正明所变唯识,而决无实我实法也。

我们这个地方的论文,说明了所变现的法是心识的造作,没有心外的实我实法,这是总说。以下把偈颂分两段,先解释第一段“是诸识转变”:

“是诸识”者——指前所明八个心王,五十一个心所也。

“转变”者——诸心心所之自证分,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也。

是诸识者,这是前面八个心王的自证分,还有它所夹带的心所。转变就是诸心心所之自证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生起一个了别的作用,包括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相分,就是依体起用。

所变见分,名为“分别”。所变相分,名所分别。

离此见相二分,则彼实我实法决定皆无,是故一切无不唯识。

万法唯识的道理,藕益大师以五位百法的观念把它做一个会归。唯识学认为宇宙的万法可以归纳成五个法,这五个法大部分是先分成两种:一种是有为法,一种是无为法。

有为法就是说这个法它是有生灭变化的,你要去做才有。比如说人的果报,这人的果报是有为法,你要去持五戒十善,这人的果报才能出现。那么当然空性的道理,你不能说是有为法,你不管造善、造恶它还是空,它是不生不灭的,它没有生灭相。有为法又分成四个:

一、心王有八……即自体唯识(唯识的自体)

第一个、心王,就是自体唯识,就是我们心识它的本身的自体。

二、心所有五十一……即相应唯识(就是跟心王相应的)

心所就是它的相应,当然心王是八个,八个等于是三类:异熟、思量、了境。它在活动的时候带动它的眷属,这个眷属都是所谓的相应唯识。

三、色法十一……即所变现影像唯识

《唯识三十颂传济法师》第13集直解(第1/4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