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汉代名将是谁? > 第6章 汉官威仪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汉官威仪: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描述了汉朝官员的威严和仪态,体现了汉朝的统治秩序和官僚体制。

一、成语含义

“汉官威仪”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或华夏正统的皇室礼仪、典章制度。这个成语体现了汉朝时期官员的威严和仪态,以及汉朝统治制度的规范和严谨。

二、成语出处

“汉官威仪”这一成语出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寻拜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十月,持节北渡河,镇慰州郡。所到部县,辄见二千石、长吏、三老、官属,下至佐史,更相举觞,遣旦夕诣阙。吏民欢喜,争持牛酒劳飨。光武初不敢当,然亦不能止。至河北,观众兵心合,乃敢受之。王郎起者,故广阳王子刘接也,与卜者王林等相扇动,诈称成帝庶子子舆,以惑百姓。林等以卜相推接。大姓李育、张参等为之谋主,诈作谶记,言‘刘子舆,成帝正统。舍中宫,登历数。以舂陵戴侯为皇考。’育等遂立接为天子,都邯郸,移檄州郡,云‘赤眉力子都反虏,刘盆子皆当诛。’三辅耆老士大夫皆奔亡恐惧,系颈迎降,更相辗转,望风而至。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这段文字中,“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直接引出了“汉官威仪”这一成语。

三、成语用法

“汉官威仪”在语法上通常作宾语,用于泛指正统的皇家礼制或汉族的统治制度。例如,在陈去病的《论戏剧之有益》中就有“惟兹梨园子弟,犹存汉官威仪”的表述。

四、文化意义

“汉官威仪”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汉朝时期文化、政治、社会风貌的缩影。它反映了汉朝官员的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规范和严谨,也体现了汉朝统治的稳定和有序。同时,“汉官威仪”还蕴含着人们对汉朝正统皇室礼仪、典章制度的认同和尊崇。

综上所述,“汉官威仪”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成语,它不仅是汉朝时期政治、文化、社会风貌的体现,也是人们对汉族正统皇室礼仪、典章制度的认同和尊崇。

第二节汉官威仪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规定

“汉官威仪”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成语,它具体包括了汉朝官员在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多个方面的严格规定。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详细阐述:

一、服饰制度

冠服制度:汉朝建立了严格的冠服制度,以区分官员的身份和等级。冠服即庆典祭祀等正式场合穿的“礼服”,包括冕冠、长冠、委貌冠、皮弁冠等多种冠式,以及与之配套的衣裳。这些服饰的颜色、图案、质地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以彰显官员的尊贵和威严。例如,《汉书·舆服志》记载,天子三公九卿在祭祀天地明堂时,需穿戴冕冠衣裳,衣裳颜色为玄上纁下,并绣有日月星辰等十二章图案。

日常服饰:除了冠服外,汉朝官员的日常服饰也有明确的规定。这些服饰虽不如冠服那般华丽,但同样需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例如,官员的常服通常为长袍或短衣,颜色、质地等也有一定的讲究。

二、礼仪制度

朝见礼仪:汉朝官员在朝见皇帝时需遵循严格的礼仪规范。这包括进宫的路线、步伐、站立的位置、行礼的方式等。例如,官员在进宫时需穿着朝服,手持笏板,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进至宫殿前,然后按照官职大小依次站立,向皇帝行礼。

祭祀礼仪:祭祀是古代社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汉朝官员在祭祀时需穿着特定的祭服,并遵循严格的祭祀礼仪。这些礼仪包括祭品的准备、祭祀仪式的进行、祭文的宣读等。例如,《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每年需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等,而官员在参与这些祭祀活动时需穿着相应的祭服并遵循相应的礼仪规范。

三、典章制度

官职制度:汉朝建立了完善的官职制度,对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些规定确保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符合职位要求,同时也为官员的晋升和奖惩提供了依据。

法律制度:汉朝的法律制度对官员的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官员需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有违法乱纪的行为。如有违反将受到相应的惩罚和制裁。

综上所述,“汉官威仪”在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多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不仅体现了汉朝官员的尊贵和威严也确保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符合职位要求同时也为汉朝的统治稳定和社会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规定在《汉书》、《后汉书》等历史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和描述。

《汉代名将是谁?》第6章 汉官威仪(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