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的确,有这么美的景可以看,又有“点心”可以吃,没法不愉悦。这家餐厅里还有几个推着点心推车、一桌桌叫卖过去的广东阿嫂,让店里多了份原汁原味的热闹。
十九世纪,广东移民把早茶文化带到了美国和加拿大的东西海岸。几世几代过去,老外们早把粤语发音的“点心(disu)”挪进他们自己的语言,作为这种叫“饮茶”的中式早午餐的代名词,口口相传。还曾有老外别出心裁地揣测,中国人把这些迷你小巧的茶点唤作“点心”,是因为“它们的美味能点动你的心弦”。
因为事前有预定,笑容可掬的领位员利落地拿着两本菜单,把兰珍引到了角落里一张临窗的四人桌边。桌上现成的四副餐具,白净的餐巾折成开屏的孔雀,绽开在同样白净的盘子上。桌面像本地一切有些档次的粤菜馆一样,不论春夏秋冬,都铺着桌布,餐椅上也裹了椅背罩,看着隆重又厚重。
“不好意思!”兰珍叫住正要离去的领位员,冲她亮亮手机上一张电子折扣券,“这是我在groupon(折扣券网站)上买的,请问是现在给你们还是待会儿买单的时候?”那是她花十二块买的,可以抵扣三十块的酒水和食物。
领位员凑近一瞄,笑道:“可以的,待会儿付钱时,给我们看看就可以了。”
兰珍冲她浅笑着点了点头,这张券和这家店的消费水准比只是杯水车薪,但也总比没有好,过日子能省一分是一分。
等着客人的时候,她先要了杯冰水,倒不是嫌茶贵,主要是粤菜馆的茶都是按壶上的,远客未到,她就点了一壶茶,不太礼貌。另一方面,她也想先喝点冰水,压一压心里的不安定。
半杯水的功夫,远客终于到了。
兰珍的座位不近门口,等客人快走到桌边,她才看见,忙放下水杯,毕恭毕敬地从椅子上立起,有些拘谨地喊了声:“阿嬷。”又冲陪同阿嬷一道而来的徐姐和南希笑着打了招呼。
她们都笑着冲她点点头。
那个芜湖女子
“苏小姐,我们有一年没见咯。”阿嬷握着兰珍的手笑道,热络得好像和老熟人重逢似的。
兰珍心下不由暗暗松了口气。
上周接到徐姐的电话后,她就一直纳闷:徐姐怎么有她的电话号码?一定不会是先武给的,那难道是先勇?大概是去年阿嬷要捎项链的时候要到的吧?
徐姐在电话里还很有礼貌地告诉她:阿嬷过两天会来多伦多,不知到时候方不方便聚一聚?
她一愣,估摸着她们大概还不知道她和先勇分手的事,所以还来找她。她本能地不想见,见了必定会扯到先勇,也许还有先武,想想就头疼。
她和先武的事肯定不能漏了馅,但也因为不能明说,她总感觉对老人家不够坦诚,尤其是这样一位她还比较尊敬的长者。可又不能推脱不见。
于情,人家款待过她,还送了她一条贵重的项链;于理,这是她两任男友共同的祖母。
她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徐姐却又委婉嘱咐她别告诉他们家里人,说老太太这次是悄悄悄坐飞机出行,怕家里人知道了瞎担心。
兰珍自然说好,心下却颇为蹊跷:老太太就要做寿了,这时候来多伦多干嘛?探亲?访友?到底是什么事,能让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妪如此大费周章?还不能告诉他们“家里人”?
既然不能让“家里人”知道,想必是什么隐秘之事,还有可能是来参加哪位密友的丧事,她们这个年纪的老人,应该隔三岔五就会听到哪位老友亡故的噩耗吧?阿嬷应该是怕家里人拦着不叫她来,所以要瞒着。
可为什么还要见她?
她清楚地记得去年在纽约初见,老太太戴着老花镜,鉴定字画似的鉴定她的脸,夸她有“帮夫运”之类的。可那些不过是长辈的客套话,还真这么器重她?大老远赶来必要见她?
不论如何,兰珍为此休了一天假,也遵守承诺——这两天和先武的电话里,闭口不提阿嬷要坐飞机来加拿大的事,只是在男友提到祖母即将到来的寿宴时,她才斟酌着问了句:“我们的事——你没有跟你家里人说吧?”
“没有。”
她舒了一口气。
“要不我这次去纽约,就跟他们宣告一下?”他唯恐天下不乱似的。
“你不要乱来!”
他调皮捣蛋地笑。
……
现在看着眼前慈祥满面的老人,兰珍心里的种种疑惑全不见了,她估摸着老太太还不晓得她和先勇分手的事,待会儿万一提到这上头,可以简短说明一下,老人家十有八九要劝东劝西的,那她就默默听着。
兰珍一面在心里斟酌,一面配合徐姐和南希,帮老太太脱外套、拉椅子,又扶她在自己对面坐下。
刚回到自己的座位,她正要把搁在旁边椅子上的包拿走,好把位子腾出来给徐姐或南希。谁知那二位却并未一同坐下,而是在领位员的指引下,相伴着去了不远处了另一张桌子。
“她们不和我们一起吃吗?”兰珍诧异道。
“她们坐这里,我们讲话不方便的,所以我昨天让她们自己又订了个位子。”阿嬷笑。
老太太有梯己话要对自己说?兰珍说不上来心里是受惊还是受宠若惊,带歉笑道:“早知道我就多订一桌。”
阿嬷摇摇头,意思是不客气。谁订都是一样的。
“您是昨天到的吗?”兰珍问。问完一愣,自己什么时候也沾染了北方人的腔调?也“您”起来了,跟常先勇一个样。大概是老太太今天很正式地唤她“苏小姐”,所以她也正式起来了,她想一年了,老人家也许已经忘掉她的名字了,又不好明说。
《多伦多酒吧一条街》第175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