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阿三和刘小二的竹篓最终编成了,不过却不是他们亲自动手编的,竹篓的材质也不是大人们用剩的黄篾芊。这次,他们抓龙虾的竹篓,是阿三的外公特地去山上砍了竹子现编的。用的也不是虾篓的编法,而用的是鱼篓的编法,与他们那粗制滥造的竹篓完全不同。
长长地一个篓子,两头小中间大,口子内侧还伸着许多尖头的篾芊。尖利的篾芊头朝篓子中间聚拢,紧紧的挤在篓子口,从外往里看去就像一个圆锥形的敞口容器。那些误闯的鱼虾,只有进来的时候可以从篾芊之间窄窄的入口挤到鱼篓中间去,进去后想要出来,就会被伸在那里的篾芊扎着。这种造型,能很好的控制鱼虾的走向,让它们只进不出。
编好了竹篓,再摸些田螺,用石头砸碎了外面的硬壳,拿细绳拴住,拴在竹篓的内侧。最后,再从箩蔸上解下一根食指粗细的绳子,从竹篓口专门留出来穿绳子的小洞里穿过,打一个结。一切准备工作都齐活了,只等傍晚天凉得时候,找一个水塘或是深水的稻田,把竹篓浸到水里去。然后,将绳子捆在路边的小树或是石块上,第二天一早再收篓子就可以了。
这天下午太阳刚落山,阿三就催促着外公带了她和刘小二去下篓子。
一路上都有蚱蜢从稻田里惊起,一会跳到这儿,一会跳到那儿。阿三扯了几根狗尾巴草,跑在最前面,一边走一边抓着蚱蜢。抓到后,便用狗尾巴草的草茎挑开它脖颈处的硬壳,拉动草头,将草茎穿过去,再把蚂蚱撸到长着草米子尾巴上。这样抓到一个串一个,黄的、绿的、褐色的,各色蚂蚱排成一排,紧紧的串在草茎上,很快便串满一串。
刘小二见阿三不亦乐乎的捉着蚂蚱,也帮忙抓了许多。这样边走边串,不一会儿就串了四五串。
阿三的外公看她认真的样子,轻笑道:“你妈和你姨妈她们小的时候,也像你一样爱捉蚱蜢。抓到了就这样一串一串的串起来,几个孩子一下午能捉二三十串。”
阿三听了外公的话,疑惑道:“那时候外婆也爱养鸭子么?外婆说鸭子最爱吃这个了。”
每次阿三捉了蚱蜢,都是拿去给外婆喂鸭子的。有时她也会捡了螺丝或蚌壳,敲了外面的硬壳后,拿回去给外婆喂鸭子。
外公听了她的童言童语,感慨道:“那时候喂什么鸭子哦,有一两只鸡生蛋就不错了,哪还喂那么多鸭子。人都吃不饱,哪里来粮食喂鸭子呢。”
阿三不信,撇嘴反驳,“那捉那么多蚱蜢干嘛,难道煮来吃吗?”
外公轻笑道:“这你还真说对了,它就是拿开吃的。拿回去用开水烫一下,把头和翅膀给它扯了,放锅里煎一下,撒点盐就能吃了。”
阿三瞪大了眼睛,“那它肚子里还有肠子,不抠干净就吃吗?鸡鸭鱼肉都还要抠干净肠子才能吃呢。”阿三不理解,蚱蜢有什么好吃的,全身上下就那么一点肉,肚子里还有装着粪便的肠子,怎么吃得下?
外公继续笑道:“你没吃过不晓得,你掰扯它脑壳的时候,肠子就跟着扯出来了。就算没扯干净还不是照样吃了,哪有那么多讲究。你以为那时候像现在一样,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能填得饱肚子就是不错的了。有些人吃不饱还去挖‘仙米’,好多人吃了都消化不了,堵在肚子里,一个肚子鼓着跟个怀儿婆似的,最后活活给胀死了。”
阿三:“什么是仙米?”
刘小二:“就是你家屋后水沟里那种白泥,据说是菩萨对老百姓的恩赐,在饥荒年代被老百姓当作救命粮,挖出来填肚子。”
阿三不信他的话,仙米怎么可能是白泥呢?谁会傻乎乎的把泥巴吃进肚子里?
阿三不信他的话,外公听了却是笑了,“你这小子,年龄不大懂的却不少。”
刘小二受了夸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有一次听任瞎子说书,听到仙米这东西,回家问了我奶奶才知道的。”
几个人说说笑笑,很快便到了捕虾的池塘。
两人跟着外公走到一个长满杂草的水塘边停下,找到一棵可以拴绳子的小树。外公看了眼小树对着的水面,觉得水的深浅适宜,便决定在那里下篓子。
他撸好裤腿,抱着竹篓下水。阿三和刘小二就在岸上牵着绳子,等外公上了岸,把绳子拴在树上,就可以回家了。
这一夜,天黑黑的,似是没有月亮。
阿三担心明早去收篓子的时候,一只虾也没有。外公说过,龙虾爱在大月亮天出来觅食。今晚没有月亮,龙虾不肯出来怎么办?
明早要去收虾,阿三既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不能自拔,又担心着没有月亮收不到虾。在收虾的兴奋期待,以及收不到虾的担心失落中煎熬着,阿三怎么也睡不着。总想亲自出去看看,确认一下,今晚到底有没有月亮。
阿三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翻腾了半晌,才掀开身上的毛毯,轻手轻脚的越过外婆,往床下去。刚从外婆身上跨过,床上的人忽然一个翻身,吓得阿三差点滚下床去。
《瓦砾明珠一例抛全诗什么意思》第十四章 最美好的明天(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