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死局 > 第26章 福王父子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就如同东晋刚刚成立的时候冒出一个王敦,南宋刚刚建立的时候出现了苗刘兵变一般,弘光政权所依靠的江北四镇——刘良佐、高杰、刘泽清以及黄得功,同样迅速地卷入了党争之中。

刘良佐,字明辅,是大同左卫人。这家伙,以前跟着李自成一起造反。结果呢,崇祯十一年十月,中了曹变蛟的埋伏,他就投降明军啦!南明建立后,还被封为广昌伯呢。崇祯十四年,他更是厉害,打败了投奔李自成的另一伙农民军首领袁时中的好几万人马,在军队里被称做“花马刘”!

刘泽清,是山东曹县人。曾经被授予辽东守备的官职,后来又加封为参将。因为抵御满清有功,官职一路升到了副总兵,接着又当上了总兵官、左都督。因为收复登州有功,还被加封为太子太师。崇祯十三年(1640),奉命镇守山东海防,后来被调到河南,去镇压李自成的农民军,结果被李自成打得大败,手下死的死伤的伤,可惨啦。崇祯殉国后,他成了江北四镇之一,被封为东平伯,驻扎在庐州。都御史刘宗周弹劾他嚣张跋扈,他也连着上了两封奏折弹劾刘宗周,朝廷没办法,只好用温和的话来调解。

黄得功,字虎山,三万卫(开原)人。此人战功卓着,因而得以升任总兵之职,并曾跟随熊文灿一同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南明政权建立后,他获封靖南伯,驻守于泸州。

高杰,米脂人,原为其同乡李自成麾下的一名猛将。因与李自成的妻子邢氏有染,他便携同邢氏一同投降明朝,并加入孙传庭的军队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崇祯十七年时,他驻军于泗州,觊觎扬州的富庶,企图攻占扬州。幸好有史可法从中调解,将他调派至瓜洲驻守。

公元1644年五月十五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元弘光,建立了南明王朝。当时,马士英推荐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四位将领分别镇守淮安、徐州、扬州、滁州、凤阳、泗州、庐州和六安,也就是所谓的“江北四镇”,他们的军队驻扎在长江以北,作为抵挡大顺军南下的屏障。

这四镇其实是因为史可法的《议设江北四藩启》才得以设立的,虽然名义上属于南明,但实际上却是国中之国。这些军阀们不但将各自领地内的钱财物资、税收全部据为己有,而且还凭借拥立之功,不断地向南京朝廷索要粮饷。此外,这四镇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有时甚至还会相互攻击。这样一来,原本就虚弱的南明政权更是雪上加霜,陷入了内部混乱之中。

话说史可法在扬州当老大时,原本是打算好好管理一下那四个镇,但结果却是事与愿违,没有什么好的效果。而马士英呢,早在崇祯十五年担任凤阳总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与那些武将们打得火热了。江北的武将们之所以会找上马士英,无非就是想找到一个能够为他们发声的人。一旦马士英掌握了权力,那么江北四镇在弘光政权中的地位也就能够得到政治上的认可,并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如此一来,这一文一武的结合,使得党争愈发激烈起来!

除了四镇,军事重镇武汉还有一支比四镇更厉害的武装力量——左良玉的军队呢!

左良玉,字昆山,是山东临清人。一开始在辽东跟清军打仗,还受过侯恂的提拔。后来在镇压农民起义军的战争里,他的部队不断壮大,自己也升成了大帅,越来越嚣张跋扈,还拥兵自重。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被封为宁南伯。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即位后,又升他为侯,让他世代镇守武昌。

左良玉因为没参加南都筹建时的“定策”,所以在政治上比不上江北四镇,而且武汉离南京又远,马士英也不重视他。这么一来,在政治上吃了亏的左良玉就转而支持东林复社啦!

崇祯十七年六月(其实弘光已经登基,但没有改元)那会啊,出了两件大事!一是“黄澍拿笏板敲马士英的背”,二是黄澍向弘光帝告发了马士英的十大罪状。

黄澍,字仲霖,是徽州人,崇祯十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河南开封的推官,因为在李自成三次攻打开封之战中坚守城池有功,升为御史,巡按湖广,监督左良玉的军队。

弘光帝即位,六月二十日,黄澍进宫上朝,说马士英有“十条该杀的大罪”,还当着弘光皇帝和大臣们的面,一条条细数马士英的罪行,讲到激动的地方,那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马士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好跪下等着处置。巧的是,马士英正好跪在黄澍前面,黄澍趁机拿笏板使劲敲马士英的后背,还说“我愿意和奸臣一起死!”这一下居然没人拦着,就连弘光皇帝也只是摇摇头不吭声。最后马士英没办法,只好称病不上朝了。

黄澍这么做可不是偶然的,他不光嘴上骂马士英,还动手打,马士英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差别这么大,是因为黄澍背后有武汉左良玉的军队支持呢!】

“这几块料儿还真是……”朱元璋摇了摇头,心中满是感慨,却不知该如何表达。他深知历史上东晋和南宋时期也曾出现过军阀,但那些军阀要么来自世家子弟,要么源自大宋西军,多少还有些底线和操守。然而眼前这五位将领,实在让人有些无语。

其中两人是李自成的降将,尤其是那个高杰,竟然敢拐走李自成的妻子,如此行径简直就是色胆包天!另外三人则与吴三桂一样,皆是出自辽东的关宁军。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禁对崇祯这个不孝子孙心生赞赏——他成功地拆解了关宁军。但与此同时,他也开始为南明政权担忧起来。毕竟关宁军在政治立场上并不可靠,再加上之前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南明的侯伯等爵位恐怕难以留住这些人的心思。

“我刚才记得听那个候恂干了什么?哦对,投降了李自成对吧,他也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吧,这一科还真是出人才啊!”万历皇帝在第二次听到候恂这个名字的时候,终于想起了这个倒霉蛋。

没办法,要不想起来也难,毕竟孝宗朝也有一个叫候恂的,而且还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曾经担任过左副都御史。虽然现在已经隔了一百多年,但对于记性好的人来说,想要忘记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并不容易。所以当再次听到候恂这个名字时,万历皇帝立刻就想起来了。

“皇上英明,这候恂确实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一旁的内侍连忙说道。

万历皇帝冷笑一声:“哼,朕当然知道。这一科出的都是些什么货色!当初朕若是知道这帮人如此不堪大用,定不会让他们科举及第。”

“陛下息怒,此乃天意。”内侍赶忙劝慰道,“或许日后还有可用之才。”

万历皇帝摆了摆手:“罢了罢了,如今大明风雨飘摇,指望这些人怕是无望了。还是得靠朕亲自出马,整饬朝纲,方能重振大明雄风。”说罢,他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

与此同时,万历四十六年的朱由崧此时不过十几岁而已,他正身处洛阳,聆听着天幕中播报出的一连串名字,只觉头脑仿佛炸裂般剧痛难忍。面对如此复杂交错的政治局面,朱由崧茫然无措,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

正当他陷入困境时,他的父亲福王朱常洵走过来,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孩子,不要害怕。只要你坚定地抱着偏安江南的念头,不去想那些北伐的事情,咱们的南明无论如何都能延续个一两百年。你怎么也不会比不上司马睿和赵构那两个货色吧?”

听到父亲的这番话,朱由崧精神顿时为之一振:“是啊,自己再怎么差劲,也不至于连那两个家伙都不如吧!即便稍微逊色一些,也没多大关系,毕竟自己的南明拥有的基础可要比东晋、南宋开国之时要好得多。”

想到这里,朱由崧心中涌起一股自信,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南明死局》第26章 福王父子(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