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隐白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开01寸。红白交处,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主治妇科病,慢性出血症,癫狂,多梦,惊风,腹满,暴泻。操作方法为浅刺01寸。
功能作用:生发脾气。
解剖:有趾背动脉;为腓浅神经的足背支及足底内侧神经。
功效:调血通血,扶脾温脾,清心宁神,温阳回厥。
配伍:配地机、三阴交治疗出血症。
大都,经穴名。出《灵枢·本书》。属足太阴脾经。本经荥穴。在足趾,门能降逆止呕治疗痰饮呕吐;配膻中、巨阙、心俞、丰隆能通心脉,调气血治疗痰浊厥心痛。
太白,经穴名。出《灵枢·本书》。属足太阴脾经。输(土)、原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末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布有隐神经及腓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的分支。主治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脚气,痔漏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配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公孙,经穴名。出《灵枢·本书》。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冲脉。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足背静脉网及跗内侧动脉。主治胃痛,呕吐,肠鸣,腹痛,泄泻,痢疾,腹胀,食不化,脚气等。直刺06—12寸。
功能作用:以水湿风气的形式运化脾经之气。
解剖:在拇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匪浅神经分支。
功效:健脾益胃,通调经脉。
配伍:1、配丰隆、中魁、膻中,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呕吐痰涎,眩晕不已。
2、配解溪、中脘、足三里,有健脾化食,和中消积的作用,主治饮食停滞,胃脘疼痛。
3、配束骨、八风,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足趾麻痛。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着。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功能作用:活血调经,益气健脾,培补肝肾。
解剖:在胫骨后缘和比目鱼肌之间,深层有屈趾长肌;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功效: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配伍:1配足三里穴治肠鸣泄泻;
2配中极穴治月经不调;
3配子宫穴治疗阴痿;
4配大敦穴治疝气;
5配内关穴、神门穴治失眠。
漏谷穴louguxué(sp7)
人体穴位名,位于小腿内侧,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穴位。
对腹胀,肠鸣,尿路感染,下肢麻痹,及腹中热,心悲气逆,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痛,有治疗效果。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及气态物中的脾土尘埃。
〖运行规律〗混浊的气态物由天部沉降至地部。
〖功能作用〗沉降脾经阴浊。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之。
地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脾舍。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分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痢疾,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直刺1—2寸。
功能作用:渗散脾土水湿。
《热疗养生馆怎么样》第11章 人体经络与穴位七(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