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临安
姚逢双是临安清河坊一个普通小商贩,平日里靠蒸馒头、卖芝麻葱油饼维持生计,虽日子过的不富裕,但也勉强可以度日。
姚逢双爹娘在靖康之变时死在了乱世之中,自幼与长兄姚嘦逃难到了临安,从此就在临安安顿了下来。
姚逢双的浑家李氏还有两月就要临产了,此时正臃肿的躺在床上,面露愁色看着姚逢双。
“二哥儿,好了没有?”长兄姚嘦慌慌张张推门进来问道。
“大哥,弟妹她。。。她走不了啊。”姚逢双看着床上的李氏犹豫道。
“哎,二哥儿,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现在外面都乱套了。”姚嘦埋怨道。
其实姚嘦不说,姚逢双也知道,此时整个临安已经炸了锅了,有骡子有车的人家,已经在牲口的身上装了满满的草料袋,车上装满了吃的、穿的等等。
“大哥,奴家不走,哪也不去。”李氏噙着眼泪说道。
其实李氏并不是不想走,而是担心走不掉,兵荒马乱的,挺着大肚子逃难太艰难了。
“胡说,不走?不走落到金军手中,还有你什么好?大哥我可是在汴京呆过的,哎,当时多少人死在金人之手啊。”姚嘦呵斥道。
完颜亮背盟南侵,军纪倒是异常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的,不过临安自上而下其实都明白,此只不过是完颜亮收买人心之举,完颜亮对待自己麾下的百姓都能举起屠刀,难道对南人会心慈手软吗?
一旦完颜亮攻取临安,得意忘形之下,必将会原形毕露,临安也会重蹈覆辙,临安百姓也会与当年汴京的百姓一样的下场。
要么被杀,要么被掳,女子要么被杀,要么被奸淫,要么被掳到北地作为金人的奴隶,将会是凄惨无比。
倾家荡产都算是轻的。
“大宋军队是干什么吃的?一群废物。”姚逢双恨恨的说道。
“哎,别说那么多了,赶紧收拾一下,晚了就来不及了,听说金军都快打到建康府了。”姚嘦不顾李氏不断的埋怨,看着一个太师椅,心中有了主意。
“抬着走罢。”姚嘦对姚逢双说道。
逃难之时,姚逢双还年幼,到了临安之后是姚嘦将他拉扯大的,长兄如父,姚逢双就如同是姚嘦的孩子一般。
姚逢双闻言就在太师椅上塞进一床褥子,姚嘦跟着忙乎,几下用绳子把褥子捆在太师椅上,又去院子里的柴火垛后面抽出两根椽子,架在太师椅座下,三下五除二绑住了,姚逢双一头,姚嘦一头,两个人把太师椅抬到院子里,试着走了半圈。
家中不富裕,只有一头毛驴,姚逢双浑家必然要躺在驴车之上,因此东西不能带多了,只能带着吃的、穿的,不过家中除了十几贯钱之外也别无他物。
姚逢双两兄弟用太师椅将其浑家抬到了驴车上,姚逢双想了想又觉得不合适,于是就将一床褥子垫到了驴车上,随后将浑家李氏抱到了褥子之上,用一床铺盖盖好,将太师椅又从驴车之上搬了下来。
“椅子不要了啊?”李氏不停的唠叨与埋怨着。
“算了,不要了,走罢。”姚嘦将几个包裹塞在驴车之上说道。
李氏面露不舍之意,要知道太师椅可是家中较贵重的家具之一。
随后两兄弟接了姚嘦一家四口,赶着一辆驴车、一辆骡子车,一起来到了街上,虽姚嘦等人早有心里准备,可仍是被临安街上的混乱吓了一跳。
临安大街之上就如同赶集一般,只不过百姓们没有了赶集的兴奋、喜乐的心情,数不清的百姓,有小摊小贩,有佣工,甚至还有一些宋军伤卒、底层官吏,老的少的、男男女女,扶老携幼,拖家带口,背负着行李包裹,拥挤着,吵嚷着,争抢着。到处人声鼎沸、混乱不堪,众人拥挤着向着临安四面八方涌去,街道两侧,遍地狼藉,尘土满天。
在家中将要出门之时,姚嘦两兄弟虽要面对未知的命运,可当时的心情并不是那么焦急,家中的孩童还有些兴奋,跟着大人身后跑来跑去,嬉笑不已。
可到了此时,两兄弟心里顿时就有些慌张了,随后两人就开始商量,到底去往哪里,有三种方式可以离开临安,海路、江路、陆路,海路凶险,前途未卜,陆路难行,特别是拖家带口的更是如此。
只剩下江路,江路是最理想的,又快又安全,可众人均是这么想,他们能上船吗?他们有上船的钱吗?
两兄弟商量后,还是打算先去看看,于是两人带着妻儿老小,挤出了临安余杭门,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临安郊外的运河边上。
两兄弟来到运河边上才发现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数不清的百姓哭闹着、央求着,可怜巴巴看着停着运河边上的三艘江船。
看样子江船马上就要启航了,可百姓们根本就上不了船,百姓们哭着将一些铜钱捧在手上,央求着看管江船的宋军士卒让他们上船,可士卒们根本毫不理会,推搡、驱赶着人群,一些百姓甚至挤入了河中,也无人搭理,现场是一片混乱。
《帝国之纵横天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天下勤王(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