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菖蒲和黄柏在极限工作下终于在建业六年的第一场雪下来前返回了柏溪镇,带着菖蒲两人回到柏溪镇的老猎人感受着那落在手上后就快速消散的白色雪花,叹了口气。
回去的路不好走了,他婉拒了黄柏想要邀请他去百草堂坐一坐的打算,直接去了二爷家里拜谒了二爷,随后和那青年猎人匆匆离开。
他们若是被拦在村子外面那可就要破费一大笔钱了,虽然可以住在二爷或者是六郎家里面,但是总不能住人家的还要吃人家的吧。
饭钱终归是要自己负担的,这对于一名猎户来说可是一笔不算小的支出。
建安六年的冬天再也没有事情发生了,柏溪镇终于安安稳稳的过了一个好年。
菖蒲则是在开春后的建业七年春收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礼物,那是一份从边疆而来的信件,但并不是来自于大牛哥他们,而是几年前离开柏溪镇的苏子。
对方在信件里面给菖蒲大大咧咧的捎带了整整五片金叶子,这还是菖蒲第一次见有人在远程信件里面捎带贵重金属的,而且还一上来就是金子。
大煜境内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就是铜板,银子虽然比铜板要小巧的多,但是其毕竟是一个整体,使用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绞子剪开。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银屑,常用银子的人身上都会带着一块泥,用来粘起绞银子过程中掉落的银屑。
若是这银子用的频繁一点,一年下来收集到的银屑就有个三四百钱之众了,没有收集到的更是无法统计,而铜板就没有这个担忧。
虽然经过长期的使用铜板也会遭到磨损,但是只要其形制完整,大家还是愿意按照一个铜板的价值来收的。
至于这次苏子给菖蒲送来的金子,这玩意一般常见于首饰中。
现在大煜境内的几座金矿都在国家和藩王的控制之中,他们十分有默契的维持着黄金比白银为一比五十的这个兑换比。
以此来保证自己手中金矿的高利润,所以在民间黄金的流通量远不及白银,有时候甚至属于是有价无市的。
民间商行也主要使用白银作为大额流通手段,只有官员和军队可能因为赏赐,俸禄等原因而收到大笔的黄金。
菖蒲将这五只大概有一两重,也就是价值五十两白银的金叶子放在桌上,在金叶子的旁边是由大到小的四个信封,显然苏子也是明白这金叶子用信件来送实在算不上个好方法。
菖蒲打开随着金叶子一起来的一封信,里面是苏子给他布置的任务,也就是每逢中元节,清明,寒衣去到蔡家的墓地代替他去给他的母亲扫墓上香一条龙的来一次。
一年是一两银子,苏子直接包了五十年的服务,在信件的末尾苏子也回答了为什么要找菖蒲的原因,理由大概有三条,第一个是菖蒲看起来老实,拿了钱就会乖乖办事,第二则是菖蒲作息规律,看起来就是可以活很久的样子,不会意外嗝屁。
第三则是菖蒲比黄柏养眼,母亲那边看的舒服点,在信件的最后苏子告诉菖蒲,若是他不想干就将钱给黄柏,让他去。
菖蒲将金子收好,扫个墓而已,不碍事,刚好这笔钱还可以给二爷搞点养生的东西调理一下身体。
虽然这依然无法增加寿数,但是可以让老人舒服一点就是好的。
菖蒲估摸了一下时间,今年的清明节在三月十一日,寒衣节在十月初一前后,中元节则是在七月十五日暂时还离得远。
官府每年清明的前几天都会派官吏告知镇上的人们清明节的准确日期,这也算是官府的责任之一,明时节。
京都的浑天监会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测算第二年各个节气的明确时间点,随后将这些天时提交给皇帝批阅,等到皇帝批阅了之后,这份日历就会由京都的国子监监本印刷,然后随着这一年朝堂对各地的具体指示一起下发到各个地区,这些地区则会组织人员进行抄录印刷,逐级下发。
而等到在这个体系内最末端的县令拿到日历的时候,大概也就是春初之前,这个时候刚好赶上开春,县令则需要组织人手告知农民需要开始开垦播种了。
一般来说他是需要将这份关于时间的提示告知自己统辖境内的所有村落,但是柏溪镇范围内还有两座和祝家村相似的村落,这些村子远离柏溪镇的核心地区。
基本上都位于柏溪镇和周围镇子的行政分割地带,这些地方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历代县令都是默许其自行治理,只要按时缴税就好。
这些地方自然也就不需要县令派人过去宣时。
按照上一年的时间推算,明天应该就是清明了,只能说苏子师兄的这封信来的还真是时候,要不然自己上班的第一年就要旷班,虽然雇主可能也不知道就是了。
菖蒲向黄柏告了假,随后就出了百草堂,今年已经是他到百草堂的第七个年头,他已经拿到了坐堂大夫一半的薪酬,也就是一年七两银子。
徐牧在考核了菖蒲的医术之后也并不吝啬这笔小钱,现在开始菖蒲也可以独立看诊了,甚至于不再需要黄柏在旁边监督。
同时,作为半个坐堂大夫的菖蒲也不需要继续和未出门的弟子一样严格遵守外出的时间限制,现在店里面没有了活,他告个假就可以出去。
当然与之相对的,当店里面没有其他坐堂的大夫时,菖蒲也必须要待在店里面,不能擅自离开。
徐牧在确定了店里面有黄柏和菖蒲之后,也不知道是觉得和夫人待在一起有些别扭,还是想要再努努力,最近一直在柏溪镇内和各个势力会面,似乎是依然心有不甘,想要东山再起。
菖蒲离开了百草堂,立刻就看见了街对面就有在卖黄纸和蜡烛的摊位。
《什么叫仙本那》第139章 建安七年(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