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告辞之时,贾敏知道贾瑚是跟随太子而来,并不留他,可听说太子一行要在扬州逗留数日,就提出要把贾琏留下住几日,说是跟在太子身边,难免拘束了,自己家里,总归自在些。
贾琏本来就不是正式的随行人员,不用像贾瑚那样,天天必须在司徒景面前出现,听了贾敏的说法,也就有些动心,便眼巴巴地看着贾瑚,希望他能同意自己留下来玩几日。
贾瑚不假思索就同意了,贾敏是他们的嫡亲姑母,贾琏在她家住几日,没什么不好的,他和韩奇毕竟是有公务在身,不能经常陪着贾琏玩,他一个人留在驿站,也没什么意思。
眼见时辰已经不早,贾瑚叮嘱了贾琏几句要听贾敏的话,不得调皮任性,就匆匆向她告辞了。贾瑚回到驿站,见司徒律呆在司徒景的屋子,两人不知在商讨什么,说得还很激烈。
“见过太子殿下,见过英亲王。”贾瑚上前问安,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免礼,你快过来。”司徒景说着向贾瑚招招手,“你来看看这个东西,认得是什么吗?”
贾瑚皱了皱眉,有些不确定地道:“是织布机吗?看着有点像,可又有点不像。”
司徒景颔首道:“没错,就是织布机,不过它不用脚踏,而是借助水力来运行的。”
什么?这是水力织布机!贾瑚惊愕地张大了嘴,看着眼前怪模怪样的玩意儿半天说不出话,半晌方道:“殿下,你从哪里发现这个东西的,比起手工的织布机,它是不是能快很多倍?”
贾瑚上辈子是理科生,历史学得不是很好,可他看过不少走强国之路的升级小说,里面好像有提到过,水力织布机和水力纺纱机都是英国人在十八世纪发明出来的,没想到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就有类似的玩意儿出现了,也不知道水平如何,织布的效率能不能赶上英国人发明的那个。
“据说能快五倍,不过要在水力充沛的时候。”对于这个效率,司徒景已经很满意了。
“才五倍啊!”贾瑚却是有点嫌少,他记得英国的水力织布机,可是比手工织布机的效率要高出几十倍。他们这个只能提高五倍,还是有条件限制的,可见技术还不到家,还有上升的空间。
“怎么?你嫌不够?”贾瑚嫌弃的表情太过明显,被司徒景和司徒律同时看了出来,两人异口同声地问他。他们都有些不能理解,能提高五倍效率的织布机,贾瑚怎么还会觉得不够。
贾瑚点了点头,解释道:“殿下刚才说了,水力织布机要在水力充沛的时候才能使用,枯水期就不行,全年折算下来,未必能提高五倍。”估计是某些技术环节没有吃透,还得继续改良才行。
司徒景不甚在意地笑了笑,展望道:“就算没有五倍,织布的效率能提高两倍、三倍也是很可观了,若是全国的织布机都换了,一年就能多产出至少两倍的布匹。”
司徒律有些不赞同司徒景的观点,反驳道:“太子,账不能这么算的,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用水力织布机,即便是都能用,多生产出这么些布匹来,谁来买呢,普通人家可用不上这么多。”
听到这里,贾瑚总算是明白了,司徒景和司徒律在争论什么。司徒景想着水力织布机能提高效率,想要大力推广,司徒律却在担心,布匹产出太多,未必就能消费得出去。
贾瑚随即笑道:“英王殿下,销路的问题你不必担心,国内卖不出去,不是还有西洋人吗?别说是两倍了,就是我们的产量增加十倍、二十倍,这些东西也是有人买的,说不定还有人抢呢。”其实,贾瑚就连国内市场都不担心,经过几十年的繁衍生息,大夏的人口已经过亿,且还在迅速增加,购买力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人口啊,只要有了人,不愁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
“会是这样吗?”司徒律狐疑道:“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是他们不要,又该如何?”
贾瑚轻笑道:“西洋人是否欢迎我们的货品,明年船队归来,殿下不就知道了。”
司徒景闻言愣了愣,也跟着笑起来,“五倍都还做不到呢,你们就在想着十倍、二十倍了,是不是想得远了点。”司徒律说得没错,水力织布机在南方能用,可到了北方,估计就不好用了。
贾瑚敛起笑容,正色道:“请问殿下,这水力织布机是何人发明的?”
司徒景回想道:“是个姓胡的木匠,他平时帮人做些农具,他的妻子在家织布。他见妻子终日操劳,织出来的布匹却不多,问其原因,方知是力气不足。胡木匠就想起自己平时帮人做的筒车,因为运用了水力省了不少力气,他就想着,要是织布机也能用水力,岂不也要省力许多,于是就发明了这个水力织布机出来,他家娘子用着,倒是比以往轻松不少。”
听了司徒景的回答,贾瑚遂继续道:“俗语有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胡木匠独自一人发明了水力织布机,就能将织布的效率提高五倍,可他只是一个人,总会有想不到的地方,要是有精通机械和木器活的人帮着参详,只怕还有进益也未可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嘛。”
司徒景迟疑道:“你这话很有道理,可东西是胡木匠发明的,我们就这么拿走,还让别人研究,是不是不太好。”他们今天从胡家娘子手头借走织布机,也是付了银两的。
堂堂东宫太子,未来的一国之君,竟然还能关注到这些细节,贾瑚的表情,不自觉就变得柔和了些,沉吟道:“此事倒也好办,殿下可以建议圣人,在工部下面设个部门,专门收集民间发明的这些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器具,让人统一进行试验再加以改进,等到新器具的性能稳定了,再向民间进行推广。至于最先发明之人,则是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这个水力织布机,以后就可以叫胡氏织布机,倘若能推广开来,前五年或者前十年之内,每生产多少台,就付给胡木匠一定的银两。如此一来,不止织布机,只怕好些农具和工具,生产效率都能大大提高。”
贾瑚以前学的专业,距离这个时代太过遥远,根本派不上用场,他也不会自己制造什么,不过若能说服司徒景,对民间的匠人们加以鼓励,并集中众人之才,估计也能推动生产力进步不少。
贾瑚的话刚一出口,司徒景和司徒律的眉头就同时皱了起来,不等司徒景开口,司徒律率先问道:“不过是些匠人,如此重赏,是否太过了。”银两暂且不说,人家发明了新东西出来,如果能派上大用场,给些银钱作为奖励并不为过,只是以姓氏命名这点,可以说是流芳千古了,司徒律个人感觉,有些太过厚重,司徒景没有说话,可他的态度,也跟司徒律差不多。
贾瑚倒没想过这点,在他生活的年代,申请专利权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他想了想方解释道:“自古以来,很多人家就抱着自己的家传绝学不放,传儿不传女,生怕让外人学去了,断了自家的财路。普通百姓,为了生计着想,这么做无可厚非,可要是遇到不肖子孙,很多绝学就失传了,便是没有失传的,大多数后人也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倘若各家的绝学都能拿出来,再集合众人之力加以改进,发挥的效用可比留在一家人手头强。可是这些东西,是很多人家的传家之宝,祖祖辈辈就靠这个吃饭,直接让人交出来,显然不现实,给了银钱名号,就无碍了。”
《红楼之贾家子》第69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