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在梅边在柳边解读 > 第52章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3个人就此别过。

原来,麻黑拿到梅金给他的酬劳,觉得实在太多,而他在这些天的接触中心里明白梅金根本不是来找野人的,所以他利用最后一夜,在村里到处打听有关蒲家的信息,终于有一个老者对麻黑说道,你要问蒲家的事,干吗不去找江小孩?梅金觉得江小孩这是人名吗?

麻黑解释道,他的大号早就被人遗忘了,由于是个中医郎中,专门会治小孩子的病,所以别人都管他叫江小孩。

据说江小孩是蒲刃的义父,到现在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城里寄来的汇款,是蒲刃孝敬他的。

下午,梅金拿着麻黑留给她的地址去找江小孩,他家就是普通的农舍,只是院子里晾着一些中药,家里并没有病人,据说若不是大病都是晚上才来。江小孩也不在家,去山上采药了。梅金等到傍晚,江小孩才回来,完全是农民的样子,背上有一个蛇皮口袋,估计里面会是新鲜的草药,唯一有一点郎中的气质是他奇特地戴着一副圆形眼镜。

江小孩已经六十多岁了,但是身手利落,头发也十分浓密,白少黑多。

他的性格非常温和,就是房子着火都不会急的那种。

他一直都在称赞蒲刃,夸他聪明,小的时候教他认草药,从来都是过目不忘。如今蒲刃学有所成,完全是在他的意料之中。他还强调了蒲刃是一个重情义的孩子,早年他并没有格外照顾他,只是有时候上山采药带着他,上初中以后,蒲刃已经可以采药拿到镇上去卖,为的是挣学费。

有一次蒲刃在山上饿昏了过去,江小孩就把自己带的口粮给他吃了,仅此而已。老实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蒲刃对他会有一种父亲般的情感。

蒲刃的父亲年轻的时候一表人才,称得上是有潘安之貌,但就是性格暴躁,他跑到外面去做生意血本无归,混不下去了只好回来,脾气变本加厉的坏,逐步演变成家暴,有时候老婆孩子都睡下了,他喝了酒回家,把他们抓起来就打。倒是蒲刃的母亲性格隐忍,为了儿子吃了不少的苦,早年蒲刃的父亲不在家,她靠养猪,养鸡,上山砍柴,卖柴卖鸡蛋供儿子念书。

蒲刃小时候感觉他的母亲是从来不睡觉的,只要睁开眼睛,母亲就在忙碌,母亲不仅种茶叶,种红薯秧拿去卖,还跑到小学校的附近去捡废品,为了不让年幼的儿子难堪,她都是早上5点钟出门,早去早回,还把废品背到镇上去卖,这样干了两年,蒲刃居然都不知道。

蒲刃10岁的时候看到母亲咳血,惊恐万分,那时的他根本无法想象没有母亲的世界他如何活下去,他曾经要求不读书了,跟母亲一块干活分担家累,被母亲狠狠瞪了一眼,这一眼在他的心中变成了疤痕,常常会隐隐作痛。

蒲刃对妈妈说,我们实在太穷了,读书真的有用吗?

母亲说,你爸爸生得好,有一身蛮力气,又有什么用?

蒲刃坚持跟着江小孩上山采药,也是为了给母亲治病。他这个人有些奇特,长着父亲的相貌,却有着母亲好强和坚忍的内心。

父亲的归来,想不到是噩梦的开始。

有一次蒲刃的母亲用身体护着儿子,被打得几天下不了床。蒲刃外出求学之前,曾经跟江小孩说过,他就是为了母亲也要出人头地。

所以他上大学之后,想尽一切办法打工赚钱,像到工地上去拌沙浆,到码头上扛大件,这些哪是学生哥能干的活儿?他都去做,放假也不探亲,为的就是把钱省下来全部寄回家。后来母亲故去,父亲害怕蒲刃不再寄钱回家,居然3年不发丧,直到蒲刃回家才知道母亲死了3年了,坟上的青草长到齐腰。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父亲,蒲刃还是把他接到城里去享福了。

梅金告诉江小孩,蒲刃的父亲得了老年痴呆症。江小孩听了之后愣了几秒钟,似乎无法相信。

梅金万没想到,蒲刃会有一个比她还要悲惨的童年。至此,他在她心目中完美无缺的形象终于撕开了一个口子,一个滴血的口子,他变得不再像一个传说,一个修饰得过于圆满的故事。

而且,既然是常人,就难免百密一疏,蒲刃是狮子的性格,他每天都在想怎样扑倒羚羊,但他从来不会想到羚羊会做什么。

其实羚羊每天也都在想怎么成功逃亡,饿死狮子。

这便是梅金唯一可以钻的空子。

贺润年倒是很认真地看了蒲刃的简历,之后他把简历放在餐桌上,眼睛望着窗外的绿地,过了一会儿才慢悠悠地说道,我还是想不明白,我们公司请一个物理天才来干吗?梅金急忙回道,您没看见他还有经济学的学位吗?而且对行为经济学还很有见地,曾经写过这方面的书评。

他真的超级聪明。梅金进一步补充道。

贺润年道,这一点我完全相信,但是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需要的是巴菲特而不是爱因斯坦。

梅金坚持道,公司还是要有一定比例的名流,这对内地股民能够起到稳定的作用。不等贺润年回话,梅金凝视着贺润年的眼睛,继续说道,爸,你一定要相信我。

谁都猜不透梅金在松崎双电为什么能上下通吃,其实她就是能够搞掂贺润年,她总是正确地揣摩贺润年心底的想法,而不是盲目地冲锋陷阵,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这是她身后最硬的靠山。但同时,她又绝不以无限迎合的姿态左右逢源,她知道贺润年不喜欢献媚而是需要高度职业化的助手。

她甚至很少叫爸,关键的时候才叫,贺润年一定举手投降。

《不在梅边在柳边解读》第52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