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嫣然人生喏阉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 第6章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小嫣芳芳,你们怎么过来了?”吴小丽好奇的问道,她们几个年纪差了八九岁,平常玩不到一起。

“小丽姐姐,我们找你有些事。”林芳芳笑眯眯的道。

“那进我房间吧。”吴小丽一脸的笑意挺热情的招呼,虽然玩不到一起,但是看着她们长大的,乡里乡亲的自然会有些感情。

两个小女孩子看到她的房间,羡慕的不得了,西式的大床旁边还有张极精致的书桌,桌边还有个小书架。“小丽姐姐,你的房间好漂亮啊。”她们睡的床铺还是一张木板,做作业就在饭桌上做。

吴家是村里最富有的人家,她家有亲戚在镇政府上班,所以她家的人都给安排了好工作。

“漂亮吗?还好啦,我姨妈家还要漂亮。”吴小丽从柜子里翻出一个小盒子,拿出里面的大白兔奶糖请她们吃。

这可是好东西,孟嫣甜甜谢过吴小丽后剥了一粒吃。香甜的滋味让她不由的眯起了眼睛,等她成年有经济能力后再也没有尝到过这种滋味。以后的大白兔奶糖已经不正宗变了滋味,再没有童年的那种味道。

“说吧,什么事?”吴小丽知道她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下轮到孟嫣出场了,一脸羡慕的盯着她,“小丽姐姐,听说你们厂里可以将衣服带回来加工?”

“是有这回事。”吴小丽微笑的点点头,“你们妈妈要做吗?”

“嗯,让我们先来打听一下。”孟嫣一阵兴奋,真上道啊。“如果可以,我妈妈也想做。”

“没问题,我们厂的人手不够,经常要找人加工。”吴小丽爽快的一口答应,“让你们妈妈来厂里拿吧。”一样是给别人做,还不如让熟悉的人做吧。

“谢谢小丽姐姐,不过我妈很忙,能不能我们自己去取?”林芳芳问道。

林母一天到晚都在田地里干活,都要到天黑才回家。而孟母下班回来还要做饭喂鸡喂鸭洗碗筷洗衣服打扫屋子,通常都要忙到十一点左右。

吴小丽也知道她们两家的情况,知道都不容易,“好啊,你们真懂事。我让门房的方师傅放你们进来。”

两人对视一眼,哦也,成功。

第4章

第二天孟嫣就跟妈妈说好,不去她上班的书店吃饭。李茜想想也是,大热的天跑来跑去没啥意思,就给女儿多做了些饭,让她中午泡着开水吃。

孟嫣满口答应,等她出去后,就溜出去找芳芳,两人手牵着手一起去服装厂。

报了吴小丽的名字,门房果然让她们进去了,先去找了吴小丽。吴小丽极其热情的将她们领到仓库,介绍了管理仓库的周阿姨给她们认识。

周阿姨听说这两个女孩子是为了妈妈过来拿要加工的衣服,心中爱怜横生,好懂事的孩子。

她耐心跟她们两个讲解了番,确定她们都懂了才麻利的帮她们取了十件衣服放在黑色的塑料袋里。

“周阿姨,我们明天就送过来。”林芳芳仰起小脸,笑眯眯的说道。

“好,小心点。”周阿姨摸着她的头,叮嘱几句。

跟吴小丽她们道别后,两人就拿着袋子急急朝家里赶,把衣服都放到芳芳家里。林母太忙,根本没时间帮女儿收拾房间。所以这是藏东西最好的地方。

坐在林芳芳房间的小床上,孟嫣拿出一件衣服照着周阿姨说的,快手快脚的加工好了。心里有些窃喜,年纪虽然变小了,手艺却没有拉下。不错不错,还是那么灵活。

“小嫣,我怎么弄的不对劲呢?”林芳芳拿着被自己弄的一团线的衣服,一脸羡慕的看着她,小嫣虽然在家里不干什么活,孟妈妈只让她专心读书,可这针线活却好的不得了。

“是这样的。”孟嫣取过她手里的衣服,耐心的手把手教她,过了几分钟,林芳芳终于学会了。

看着好友低着头干活的模样,孟嫣心里有些堵,这么好的女孩子,命运却为何那般坎坷不平呢?

林芳芳的父亲常年在外地,后来有了婚外情,吵吵闹闹的要和林母离婚,林母百般不同意,到处去求人劝说林父,可变了心的男人哪能听的进去呢?更何况那新欢肚子里有了个孩子,他自然咬紧牙关硬要离婚,还不肯要女儿的抚养权。

到最后她的父母还是离了婚,除了这套老房子留给林母外,还把芳芳也给了她。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子,家里又没什么经济来源,整天摸在田地里也赚不了几个钱。

最可怜的是林芳芳,每年的学费都要自己去父亲家里要,她后母都不肯放她进门,百般的奚落,弄的芳芳跟个讨饭的花子般可怜。林父还不肯爽快的付钱,拖三拖四的,嘴上哭穷说还要养后母生下的那个孩子。我只跟她去过一次林父的新家,自此以后再也不肯陪她去。那种场面让我感到无助的绝望和深深的压抑,没有经过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那种滋味。

后来林芳芳草草退了学,随便找了份工作,十八岁那年就早早的和别人结了婚怀了孩子。她老公在她怀孕期间搭上个陪酒女郎,被迷昏了头,不顾孩子还在肚子里硬要她走人。可怜她年纪未到法定婚龄根本没有登记结婚,遇上这种事,连个哭诉求助的地方都没有。

她正想的入神,被芳芳的叫声打断,“怎么了?小嫣。”

“没事。”孟嫣甩甩头使劲挥去所有的不愉快,“我想着能赚多少钱呢?”

“这十件衣服就能赚个五角钱。”林芳芳开心的算着帐,“你想一斤肉要五块钱,我们只要做个十天就能挣到一斤肉了。”

《嫣然人生喏阉的起源和历史背景》第6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