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富贵年年第四套人民币珍藏 > 第124章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张家女眷除了老夫人,家里还有个媳妇钱氏,一个孙女张洛冰,比贺心小一年,是张姓小辈里唯一一个姑娘。

张老夫人是个爱热闹的,而张瑞芳的大姐张瑞芬嫁到千里之外的华城去了,已经好几年没有回来,她就只剩下一个儿子跟一个女儿,所以便有几房远亲也寄住在这里,才不至于显得冷清。

过了会儿,等点心茶水上完,宜春班的就开始唱戏了。

江琳跟贺心,贺敏慧坐在一块儿,只听台上的花旦唱腔甜润软糯,她便仔细瞧了眼,见样子也是清新脱俗,甚为吸引人,便轻声问道,“这人可是小兰芳?”

贺敏慧对戏曲是没多少喜欢的,自然不认识,只当没听见,倒是贺心微微一笑,“应当是的,宜春班的人唱腔我都记得,这个人却是陌生,但唱得很好。”

江琳听着看了她一眼,没想到贺心是有这个喜好,便问道,“你经常听戏么?”

“只要府里请了唱戏的来,我能去的话都会去。”贺心眸中带着喜悦,仿佛换了个人似的,目不转晴的盯着戏台,生怕错过台上的人任何一个动作,但嘴里还在低声道,“这个人真的了不得,唱的也是越曲,却跟别人都不同,你听听,好厉害”

江琳哪里听得出来,但看到贺心的样子,也很高兴,一个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那是件很好的事。

谁料婶婶张瑞芳却忽然跑过来,拉着贺心道,“怎么坐这里?给我过来”语气很不好。

贺心的脸立刻绷紧了,笑意全无,被张瑞芳强行带着去前面了。

江琳探头望去,只见张瑞芳先是跟贺心小声说着什么,表情极为严厉,而贺心只是低着头听,后来张瑞芳就让她坐到前面一排去了,那里是张老夫人,贺大夫人,张二夫人,贾夫人几个人坐的地方,贺心正好坐在贾夫人的旁边,那位置本是张瑞芳坐的,她现在拖了个椅子斜坐在贺心身旁,满脸笑容的在讲着什么,引得贾夫人一阵笑。

江琳便有些好奇,看了会儿又被小兰芳的声音吸引了去。

今儿这出戏叫不羡仙,是说个鲤鱼精,其实很老套,无非就是爱上凡间的男子,然后放弃成仙与之一同生活的神话故事。

看完戏,一拨人就分成两批,贾夫人到得地方定然是要抹牌的,所以老一辈的就去赌钱了,而小一辈的就在园子里到处逛逛。

张洛冰性格也很好动,跟贺敏慧原就是认识的,两个人很快就走到前面去了,而江琳跟贺心在后面慢慢走,她发现贺心自从被婶婶拉过去之后脸色便一直不太好,于是笑道,“刚才那出戏还挺有意思,鲤鱼精叫那个乌龟精假扮知县大人,真真假假的,这段有点看头。”

贺心惊讶的张了张嘴,随即又紧抿起来。

“难道我看错了?”江琳歪着头,懊恼道,“我对戏曲不精,看错也是有可能的。”

“没有,大嫂不会看错的,是我没注意。”贺心声音里透着无奈。

她这样喜欢戏曲的人居然会没注意,可见刚才根本就没有集中心神听戏吧?江琳更加好奇了,到底张瑞芳要她去那边做什么?总不会无缘无故的吧?她想了想问,“刚才我看到了,婶婶与贾夫人好像关系很好呢,贾夫人看似也挺喜欢你的,不然也不会叫你坐过去了。”

“不。”贺心脱口道,“是娘叫我去的,贾夫人没……”话没说完,她住了口,神色不安。

江琳猜想是问不出什么了,就笑道,“你母亲也是看你不爱说话,让着多去接触接触人呢,其实四妹说的也对,以后嫁人了再这么闷着也是容易吃亏的。”

贺心轻轻点点头。

“说起来,好像很少见到堂弟呢,听说在准备乡试?”贺珏十七岁,比起贺敏安来,似乎读书的悟性又低了些,举人还没中呢。

贺心小声道,“是的,哥哥一心念书考举人,除了见夫子外足不出户。”

古代的孩子也是可怜,江琳想起自己那会儿考大学的事情了,其实也差不多,一天下来除了吃饭是没有多少休息时间的,连放假都是半个月放一天,洗头发什么的都得趁着中午的时候快速解决,她想着摇摇头,颇为同情。

不过好似也看人的,家里三哥就不是那样,她每次去都没见过他念书,可也是个举人了。

她微微笑起来,也不知他成亲之后会怎么样呢?

到了下午,众人便告辞张老夫人各自回家了。

江琳发现张瑞芳一脸笑容,也不知是有什么喜事,而她的女儿贺心脸色则变得更差了。

到了贺家,贺大夫人说张家是有几间药材铺的,刚才走的时候老夫人送了不少补药,便分送给江琳跟广明翠一些野人参,黄芪,当归等等,都是可以熬汤的时候放的,两人领了道谢。

回到院子,江琳去净房换下衣服,挽了个简单的发髻就出来了。

香凝给她捏着肩,一边说道,“前两日跟红豆说了,她拍胸脯保证会探到消息,刚才果然跑来讲了一些,说林妈**儿子在外面欠了很多债,但是一点不怕,这几年都是欠了就还,所以别人才愿意借给他,结果这一次不行了,才被人打的。至于那个叫小雯的,说人很老实,但林妈**儿子不是个东西,经常打她,也不知道是被打死的还是病死的。哎,听着真可怜,这林妈妈也不是个好人,儿子打媳妇管都不管,都是被她纵容出来的。”

江琳听了也是愤然,默了会儿道,“怎的她儿子突然就还不起银子了?说起来,林妈**月例也就那点,哪够帮他儿子。”

《富贵年年第四套人民币珍藏》第124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