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扯力克祭祀完毕后站起身来面向大众,银定率先行礼高呼:“拜见可汗!”
众人也行礼高呼:“拜见可汗!”
达云恰站起身面向大众:“各位听着,我达云恰将遵循达延汗的遗命,竭力扶持扯力克可汗壮大我们土默特各部,我希望我们各部能够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土默特的稳定与安宁。”
士兵和部众们高呼:“呼瑞——呼瑞——”
站在远处观望的乌兰无奈地摇摇头,带着侍女黯然离去。
郑洛一直严加关注着土默特的局势,他看到乌讷楚占尽上风,也暗暗为乌讷楚高兴,以他与乌讷楚这几年的交往,他非常喜欢也敬重这位蒙古哈屯,对于蒙古内部的事情他作为宣大总督,不便出面干预,可从私情来讲,他还是尊重乌讷楚的决定。直到一些部落首领要求带着部众到明朝避难,郑洛才发觉土默特的事态已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急忙上奏疏请示朝廷,朝廷下诏让他出面平息事态。
郑洛正准备动身前往库库和屯的时候,扯力克派达云恰带人来到宣化城拜见郑洛。郑洛也想了解土默特的情况,就让人将达云恰迎进了府里。达云恰将扯力克按照蒙古人的祖制已经继承了汗位一事告诉了郑洛,希望郑洛向朝廷上一份奏疏,正式册封扯力克为顺义王。
郑洛听达云恰这么一说,心下暗暗一惊,可一听扯力克已经继承了汗位,不由为乌讷楚捏一把汗。
老于世故的郑洛迅速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动声色地对达云恰说道:“如今土默特局势不稳,朝廷授予的王印还在钟金哈屯的手里,我不能替你们上这道奏疏。”
达云恰知道郑洛与乌讷楚私交甚好,见郑洛拒绝,知道久坐无益,便起身告辞了。
刚走出总督府,达云恰看到海赖也带着人来到了总督府,他傲慢地看了一眼海赖,带着人离去。
刚送走达云恰,郑洛又接到海赖求见的禀报,他估计达云恰一定碰到了海赖,他也明白海赖此行的目的,如果处理不好这件事,不仅蒙古内部会陷入战乱,明蒙之间恐怕又要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了,自己只怕也会受此牵连丢了乌纱帽啊。郑洛叹口气,让随从将海赖带进了会客厅。
果然不出郑洛所料,乌讷楚派海赖来,也是希望他奏请朝廷封博达锡里为顺义王,于是他将恰台吉请他奏请册封扯力克的事告诉了海赖,让他回去转告乌讷楚,自己只能如实上奏朝廷,至于朝廷怎么决定,他就无能无力的了。
达云恰一回到大板升城,扯力克便急不可耐地将达云恰引进大殿,听到郑洛拒绝了颓废地坐到椅子上。过了一会儿,扯力克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人们一直说郑洛和她的关系不一般,看来不是空穴来风,这是郑洛在暗中帮她呢。”
达云恰看一眼扯力克将海赖求见郑洛的事告诉了扯力克,扯力克说:“不用说了,一定是请求册封博达锡里的事。”
扯力克站起身用力一拍桌子:“如果她不同意交出王印兵符,我立刻带人到库库和屯去抢回来。”
达云恰也恨声道:“如果朝廷答应了她的请求,我们就拉着人马反了,让她也不得安宁。”
海赖走后,郑洛便向朝廷上了一道奏疏,将土默特发生的事情如实做了奏报,这事再一次引起朝廷百官的纷纷议论,明廷对乌讷楚与扯力克之间的权力之争,本来一直处于观望的态度,但看到战火难以平息,担心殃及明边安全,万历帝便下旨让郑洛出面调停。
郑洛再次权衡利弊后,认为蒙古右翼各部首领多半都是黄金家族的后代,如果支持乌讷楚,这部分人即便不再发动战争,也必然会携众离去,那将又会成为明朝的隐患,如果想保明边安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两部分人再次联合起来。
想好了对策,郑洛首先来到了扯力克的府邸,他的到来,让达云恰和扯力克欣喜若狂,都以为他带来了明廷册封扯力克为顺义王的诏书,于是高兴地将他迎进会客厅。
扯力克将郑洛迎至上座,令仆人倒上奶茶,静坐一旁听郑洛带来了什么旨意。
郑洛喝口茶放下茶碗,对达云恰和扯力克道:“汗位的继承是你们的家事,我本不该过问,但是朝廷考虑的是蒙汉的长治久安,如果你们处理不好内部的事情,必然会影响到蒙汉的和平大业,所以朝廷派我来做这个和事佬。”
听郑洛这么一说,扯力克有点失望:“朝廷是什么旨意?”
郑洛说:“朝廷不希望看到蒙古各部陷入混乱危及明边,希望台吉为了蒙古各部的将来与稳定,扯力克应该与钟金哈屯合婚。”
扯力克跳起来:“这不可能。”
郑洛摆手制止扯力克道:“台吉稍安勿躁。台吉想一想,即便台吉顺利继承了汗位,承袭了王位,有钟金哈屯从中作梗,你的王位能做得安稳吗?”
扯力克恨恨道:“那我也不能与她合婚。”
郑洛见扯力克态度坚决,威胁道:“下官来之前,朝廷有密旨给我,如果台吉不同意合婚,将另立他人为王。”
扯力克一惊,站起身搓着双手在会客厅里来回走动,郑洛不安地看着他。扯力克扭头看看达云恰,达云恰无奈地冲他点点头,他又坐回到椅子上,问道:“如果她不同意怎么办?”
郑洛严肃道:“这台吉不用担心,只要台吉同意,我自有办法。”
从扯力克的府邸出来,郑洛没有直接去找乌讷楚,他知道乌讷楚已今非昔比,不仅手握实权,而且还有土默特的大部分部落首领都在支持她。如今,她又是在为自己的儿子夺取汗位,这女人护犊的母性一旦被激发出来,有时就毫无道理可讲,他担心乌讷楚一旦拒绝就一点回旋的余地也没有了。
《明朝蒙古三娘子》第133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