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都市言情 > 三国之蜀汉中兴百度百科 > 第552章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据田茂重新编户统计,这些南匈奴中共有青壮两万,而匈奴人基本都是人人皆兵,可战之人超一万,最起码能组建期一支五千人的精锐骑兵来。(5,0);

既然将目标转向河东,刘封便打算放弃西河郡这个鸡肋之地,此地荒芜数十年,地广人稀,要想开发并容易,而且并州的曹宇虎视眈眈,分兵把守要不是件容易的事,简直是吃力不讨好。但在徐陵的建议之下,刘封改变计划,以田茂为西河太守,哈彦骨统领的匈奴兵马暂时负责防守各处要地,将匈奴百姓分配到西河各地,效仿西凉对匈奴的安置屯田之法,不但解决了人口和流民问题,还

暂时保住西河,稳固后方。

对于西河郡,刘封暂时的占有欲并不算强,告知哈彦骨和田茂二人,如果曹宇重新整兵大举来攻,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要放弃西河,不可与之硬拼。

安排完西河郡之事,刘封又命柳隐将昕水北岸的防蘌工事南迁,与兹氏的霍峻形成一道防线,切断魏军并州和河东之间的联系,等到河东拿下,就算曹宇再有三十万大军,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刘封对于匈奴的善举,不仅早就收服了北匈奴哈彦骨等人,南匈奴也对刘封推崇备至,在匈奴内部消息传开,留守蒲子的两万多匈奴军主动请降。先前柳隐防守长寿的时候,截杀蒲子匈奴主力精兵,以荼蘼宝为首的主战派无一生还,匈奴人群龙无首,又打听到许多同伴都去投靠哈彦骨,便派三位代表亲自到霍县请降,两相对比之下,蜀军的政策可(5,0);

比魏军的要强多了。

对于主动来降之人,刘封更是来者不拒,将这些人全都调到西河郡听从田茂统一安置,命柳隐小心防守昕水一带,便带众将兵发蒲子,准备突袭河东,这一战至关重要。

五万精兵连夜来到蒲子,早有匈奴士兵交割完毕,兵马休息一日,消息并未走漏,河东自从胡遵兵败之后,刘封北上并州与曹宇交战,似乎减去了重负一般,也放松了警惕。

蒲子以南最近的便是绦县,据细作和匈奴兵禀报,绦县原本只有一千守军,蜀军进入霍县之后加强了防守,曾有一万兵马,但后来被胡遵调走五千,如今仅剩五千守军,并未再增兵。

徐陵言道:「绦县靠汾水据稷山,若想取安邑,必从稷山以北而过,绦县不得不取!」刘封微微点头,正色言道:「取绦县,定安邑,则河东可一战而定,不过此一战贵在出奇兵,从绦县之后,便要兵分两路,一奇一正,吾当亲自领兵往安邑,吸引魏军注意,由士载领三千精兵,向东南而进

。」

邓艾这一路兵马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先前刘封、邓艾、徐陵三人相聚一处,讨论诸葛亮取中原大计之时,便制定出了一个更加出人意料的计划。

诸葛亮全线调兵,分散魏军中原兵力,甚至不惜为东吴设计取徐州之大计,都是为入主中原筹划,但各部兵马如何行事,都要各自部署,细节之事却不是诸葛亮能完全制定的。

「从垣曲往箕关进入河内,从平阴渡河临孟津,此一条路虽险峻难行,但能直取函谷关东门,若魏将军能取弘农,则此战必成。」邓艾依旧神色稳重,但眼中却还是精光闪闪,如此纵观全局,几乎调动全国兵力的大战役,他还是首次参加,而自己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牵一发而动全身,怎能不激动?

第507章劝降

(4,0);

刘封微微点头道:「分兵之事,且等取了绦县再说,此处兵力也不算少,关键还有汾水天险,如果强攻,便错失良机,还是要智取为上,二位可有良策?」

徐陵眼珠一转,笑道:「殿下莫非忘了,这蒲子新任太守杨珧和绦县太守杨骏兄弟二人,可是我们的老冤家了」

「他们二人?」刘封一怔,皱眉道,「这二人都是弘农杨氏之人,对曹家忠心耿耿,就算为了家族考虑,恐怕也不会轻易投降。」

杨骏先前便是上郡太守,被刘封趁机偷袭,兄弟二人狼狈逃走,不知回去如何复命,竟又到了河东来上任。

虽然只是河东一个小小的县令,但河东属司隶校尉部,与其他郡县又有不同,属于洛阳关下,天子脚下,职位虽低,好处却也不少。

徐陵撇嘴一笑,点头道:「殿下所言不差,据我昨日审问,这兄弟二人倒也饱读诗书,不过迂腐呆板,虽有治理郡县之能,却无领兵的本事,先前被殿下偷袭上郡,至今耿耿于怀,记恨在心。」

刘封摸了摸鼻子,那一次奇袭上郡,他也想不到鲜卑军正好会来到城外骚扰,便让张苞统率西凉铁骑直接冲入城中,轻易便取了城池,连自己都出乎意料。

「既然杨骏兄弟记恨于我,劝降自无可能……」说到一半,忽然眼睛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指着徐陵大笑道,「子琼之计,莫非是要将计就计?」(5,0);

邓艾也猛然想到了关键之处,击节赞道:「妙计!」

「来人,将杨珧带来!」既然想到计策,刘封便不再犹豫,对于他来说,时间就是属下将士的生命。

杨珧被两名蜀军带入府衙,一脸傲色,斜睥着刘封,他想不到匈奴人为了示好刘封,会将他献于蜀军以为进身之用,早已做好了以死全节的准备。

先前回到洛阳,因为非战之罪,他二人并未受罚,却也只能赋闲在家,后听说河东战事危急,他和兄长杨骏主动请命,随胡遵前来,却不想胡遵一月之间兵败被擒,二人便滞留河东。

《三国之蜀汉中兴百度百科》第552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