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第21章
其他的嬴氏先祖们,无论是有名于世,还是默默无闻,都在这一刻凝聚成了一个声音,无声的回响在阴间地界,那是对胡亥的警醒,也是对未来的寄托。他们的眼神里,既有对过去辉煌的骄傲,也有对今日悲剧的痛心,更有对大秦未来能否重振的深深关切。嬴稷的声音在阴冷的地界中回荡,夹杂着不可遏制的愤怒与痛惜,他缓缓踱步,目光如炬,直视着胡亥,那眼神中既有身为先祖的威严,也有对后辈堕落的深深失望。他的话语字字千钧,每一个字都仿佛敲击在胡亥的心上。
嬴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岁月的迷雾,凝重而复杂,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设想一番,若你身边簇拥着百里奚的深谋远虑、卫鞅的变法革新、张仪的雄辩滔滔、范雎的谋国之策,以及蒙恬的坚毅勇猛,这些堪比伊尹的贤臣良将,你是否会因惧怕他们如同伊尹之于太甲那般,对你有所规劝和约束,而选择将他们逐一铲除,直到朝堂空荡,只剩下阿谀奉承之辈?
他的脸庞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棱角分明,眼神中既有责备又有惋惜,你沉浸在无尽的欢愉之中,视赵高那昭然若揭的野心为无物,让他如同毒蛇一般缠绕在权力的中心,操纵着你的意志。你是否知道,正是这种放纵,让大秦的荣耀与辉煌,如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
嬴稷的语速渐渐加快,情绪也随之起伏,太甲王,尽管曾迷失,但在伊尹的严教之下,最终醒悟,洗心革面,重新成为一代明君,载入史册。反观你,赵高‘指鹿为马’的荒诞闹剧,不仅暴露了他的狼子野心,也将你推向了历史的笑柄之列。你的沉默与顺从,让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忠奸不分,是非颠倒。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息内心的波澜,但言语间依然流露出难以掩饰的悲哀,你错失了太多改正的机会,错过了让大秦再度辉煌的可能性。你应当是那位能够驾驭群臣、引领国家走向繁荣的君主,而不是一个被权臣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傀儡。如今,你已不再是那个初登大位、满怀抱负的少年,而是被历史洪流冲刷得面目全非的影子。
嬴稷的话语中既有对过去的痛惜,也有对未来的无奈,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间,凝视着那段无法挽回的历史,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胡亥的责难,也有对大秦命运的深深叹息。
说到这里,嬴稷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难以名状的悲哀,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了不远处静默站立的卫鞅、张仪与范雎的虚影,他们的面容上同样写满了惋惜与沉痛。
卫鞅,你为变法强秦,不惜背负千古骂名;张仪,你以连横之策,为秦国拓宽疆域;范雎,你远交近攻,奠定一统基础。你们,哪一个不是倾尽一生才华,只为秦国能屹立不倒?嬴稷的话语中充满了敬意,但随后又转为对胡亥的责问,而你,却将这些心血与智慧,视为束缚,你害怕他们如同伊尹对太甲那样,约束你的放纵,指导你的迷途。你选择了最愚蠢的方式——毁灭,来回应他们的忠诚与期待。
胡亥的脸上闪过一抹慌乱,随即被恐惧与羞愧所取代,他试图辩解,声音却微弱得几不可闻:我……我只是……
只是什么?嬴稷打断了他,语音中带着几分冷酷,只是害怕失去权力的滋味?只是沉迷于赵高、的谄媚?你可知,真正的王者,不畏忠言逆耳,不惧辅臣如镜,因为他们明白,国家的兴亡,君主的责任,远大于个人的私欲。
面对嬴稷这番激愤的质问,五位贤臣的心境也各自经历了复杂的波澜,他们的心理变化如同历史长河中的暗流,深刻而细腻。
百里奚心中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悲凉。他深知,一位贤明的君主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若自己身处其时,定会尽力规劝,但同时也感到一种无力,因为真正的改变来自于君主自身的觉醒。他想象着,如果自己未能得到信任,最终落得被误解的命运,心中难免生出一丝哀愁,但更多的是对后世君王的期盼,愿他们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卫鞅的内心则是愤怒与无奈交织。他一生致力于变法强秦,深知法度对于国家秩序的至关重要。对于嬴稷的指责,他内心深处燃烧着对昏君误国的痛恨,同时也不禁反思,若自己在此,如何通过法制的力量约束赵高之流,避免悲剧重演。这种反思中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以及对法治精神不灭的坚持。
张仪则在心中勾画着一个又一个计谋。他思考着如何在这样的君臣关系中,既能保全自身,又能巧妙地引导君主走上正确的道路。张仪的内心虽然对胡亥的行径感到失望,但也激发了他更加精妙的外交与内政策略的构想,想象着如何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既避开了君王的猜忌,又能让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范雎的思绪则更为深远。他想象自己若在场,会如何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不仅对外,也对内。范雎会试图以智谋和远见,让君主看到长远利益,避免短视的享乐主义。他内心的挣扎在于,如何在权力的游戏中保持自己的立场,同时又不失去作为臣子的尊严和效忠之心。
蒙恬的内心则充满了军人的坚毅与责任感。他想象自己在这样的局势下,如何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证明忠诚与勇敢,同时也会对未能保护国家免受内乱之苦感到自责。蒙恬的思绪更多地集中在如何巩固国防,抵御外敌,同时也警惕内部的腐败,即使面临的是君主的不理解,他的心仍如磐石般坚定不移。
《幽幽大秦女主》第51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