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迷途中寻找自我作文 > 第7章 母亲的一生上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o年月日,回溯往昔岁月,妈妈于年诞生在我家隔壁的村庄,她的原生家庭子女众多,兄弟姐妹共计九个,妈妈在女孩中排行老六,算上所有兄弟姐妹则位居老七。往上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往下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六七十年代,经济状况不佳,物资极度匮乏,生活水平普遍低下。食物、衣物和住房等基本生活物资都极为稀缺。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不得不学会勤俭持家,将每一分资源都挥到极致。破旧的衣物被反复缝补、翻新,节俭的生活方式在每个家庭中代代相传。

外公外婆孩子众多,对待儿女难免有所偏向。他们最为喜爱两个儿子,或许是受那个年代“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在女孩中,小姨因年龄最小而备受宠爱,这似乎也是人之常情。而大姨则是家中最不受宠的,可能是因为作为家中老大,在那个年代需要承担更多责任,让着弟弟妹妹,这也算是旧社会家庭文化的一种体现吧。

妈妈嫁入了东边的村子,也就是我们家。小时候,我总是分不清外婆到底有几个孩子,直到长大后才弄清楚。大姨嫁到了南边隔壁村,二姨和五姨嫁到了本村,三姨、四姨则嫁到了北边几公里外的村子,后来三姨又改嫁去了石家庄。

妈妈曾说,那个年代孩子多,从记事起就要帮家里干活。大孩子要照顾小孩子,稍大些还要学习做饭和去地里干农活。大姨作为老大,帮忙干活的时间最长,挨骂挨打次数也最多,所以大姨出嫁后与外公外婆的关系不太好,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不那么亲密,以至于小时候我很少见到大姨,现在对她的模样也记不太清了。

不过,其他几个姨以及两位舅舅和妈妈的关系还是很融洽的,尤其是四姨和小姨对妈妈最好,三姨虽然改嫁去了石家庄,联系相对较少,但感情依然不错。

我对外公外婆的记忆并不深刻,仅有短短几年时间。外公去世得早,外婆在外公去世后半年得了偏瘫,所以我没有听外公外婆讲述过妈妈他们小时候的事情,或许那时我太小,也可能根本就没听过这些故事。

妈妈年轻时身材高挑,皮肤白皙,容貌秀丽,尤其注重服饰穿搭,心气也很高。二十出头的她,从小帮家里干活,练就了一身本领。她曾自己制作了一身八零年代初最流行的服装,奶白色雪纺面料的西装上衣,搭配中筒加长款阔腿裤,再加上白色高跟鞋,扎着长长的马尾辫。虽然我未曾亲眼目睹,但想象一下,那时的妈妈定然英姿飒爽,吸引了众多年轻小伙子的倾慕。

据妈妈讲,当时上门求亲的小伙子不少,但大部分都被外公外婆拒绝了。那个年代的人结婚普遍较早,有一次妈妈经人介绍去我们村相亲,穿的就是那身精心制作的奶白色服装。相亲对象并非爸爸,然而缘分就是如此奇妙,当时爸爸也在场,妈妈没有相中相亲对象,却对爸爸一见钟情。

不得不说,爸爸年轻时英俊帅气,绝对称得上是刘德华级别的大帅哥。他大眼睛、双眼皮、瓜子脸,身材偏瘦但个子很高,大约有一米七八。爸爸比妈妈年长一岁,出生于年。他爱干净,穿着也很讲究,年轻时总是喜欢穿一套西装裤、白衬衫,再配上贴身小马甲,活脱脱就像《金粉世家》中陈坤饰演的金少爷一般。爸爸本来身材就很好,这一身装束更是显得英俊非凡。我曾见过爸爸那时的照片,确实帅气逼人。而且爸爸年轻时性格很好,嘴甜会说话,很讨妈妈欢心,就这样,爸爸妈妈开始了他们的恋爱之旅。

八十年代初期,恋爱结婚都相对简单,人们单纯朴实。那个年代,结婚能拥有独立的三间土坯房,就算是条件很好的了。彩礼通常包括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一个长方形红色躺柜以及一对清末青花瓷瓶,还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八十年代,虽然其他很多地方已经有各种家用电器了,但我们所在的小村庄离北京虽不算远,可交通并不达,一直到我出生几年后,家用电器才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就这样,爸爸妈妈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妈妈岁,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哥哥出生了。那个年代,生孩子大多还是在家中进行。八四年的北方,冬天异常寒冷,温度能达到零下二十几度。哥哥出生时白白胖胖,十分可爱,就像个洋娃娃一样,很是招人喜欢。

月子期间,是爸爸亲自照顾妈妈。妈妈说,那时奶奶不喜欢她,所以不愿意照顾月子。在老一辈人的观念里,家里孩子多,长辈难免会有所偏向,小辈之间也很容易因为一些琐事而产生矛盾,进而记仇。那个年代,因坐月子产生矛盾,导致婆媳关系不好的情况比比皆是。我虽然不太认同也不太理解这种现象,但或许正如那句俗语所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吧。

哥哥几个月大的时候,越可爱迷人。那时奶奶还是很喜欢哥哥的,总是喜欢抱着他满大街溜达,逢人就显摆。想象一下那个画面,奶奶也着实有些可爱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成家后,父母会分得几亩基本耕田,起初他们以种地为生,春耕秋收,辛勤劳作。有了哥哥后,爸爸为了让妈妈和哥哥过上更好的生活,冬天不需要务农的时候,就会去做一些小生意贴补家用。无论天寒地冻还是风雨交加,爸爸都骑着那辆二八大杠自行车,驮着两个大铁筐去卖粉条。妈妈也是心灵手巧之人,在家照顾哥哥的同时,还会帮工织毛衣赚些零花钱。那时整个社会物资匮乏,日子虽然过得平淡,但好在父母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所以我们家的生活水平在村子里也算是中上等。

年,妈妈岁,哥哥岁,那年六月份刚入夏,我出生了。我也是在家里出生的,听妈妈讲,生我时有些难产,疼了一天一夜,直到清晨才艰难诞下我。爸爸着急为妈妈打热水,不小心大腿被烫伤,留下了一片疤痕。小时候我不听话的时候,爸爸就会给我讲这片疤痕的来历。

因为出生时难产,头部遭到宫口挤压,我的头显得很长,而且长得又瘦又小,很不好看。小时候父母经常拿我打趣,说我刚出生时长着个萝卜脑袋,又丑又不受待见。或许是那几年家里有了哥哥,又多了我,爸爸忙着挣钱,妈妈既要照顾哥哥又要照顾我,有时候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奶奶嫌弃我长得丑,一次都没有抱过我。再加上奶奶可能觉得爸爸有了媳妇就忘了娘,总之婆媳关系很是僵化。

那时我们家和奶奶家的房子是围在一起的,在一个院子里。奶奶那时还年轻,没事就会去县城几位伯伯家住几天。即使在家,她也是先帮着大伯家带孩子干活。实际上,我知道奶奶是有些怕大伯母的。大伯母是个很好的人,但她对自己和别人都要求很严格,干活非常拼命,去哪里都是步行。她对奶奶也算是孝顺,不过要是有不顺心的事,也是真敢说奶奶。所以从小奶奶确实很少帮着带我们,这也是为什么我稍大一点之后,才感受到奶奶的爱的原因。

我两三岁时的事情,只记得一些零碎的片段。夏天务农时,父母都很忙,奶奶也不在家,父母就把院子的栅栏门锁上,让我和哥哥在院子里玩。我只记得哥哥领着我从栅栏缝隙钻出去,跑到大胡同里去了。父母回来后看不见我们,着急万分,找了好久才找到我们。

可以想象,在那个物资匮乏的社会,农民想要让日子过得更好一些,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与汗水。那个年代,工人的工资一个月也就三四十块钱,高一些的能有五六十块。而爸爸靠做小生意,一个月就能挣一两百块钱了。记得四五岁的时候,爸爸总是能带回一些别的小朋友没有的玩具,也经常从县城带回来一些村里买不到的水果。通过父母的辛勤劳动,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村子里已经算是数一数二的了,那时的我也开始记事了。

妈妈其实是个心地善良的人,虽然平时嘴上会抱怨奶奶不好,但行动上却从未怠慢过。有什么新鲜的水果和吃食,她都会先给奶奶分一半过去。

家里经济条件逐渐充裕后,父母在大姨生活的村子开了一个粉条作坊。他们村子比我们村子大很多,平时也经常有集市。当时用的房子好像是大姨家的一座院子,我只记得院中有一棵大槐树,其他的就记不太清楚了。

我六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妈妈一宿未归。哥哥去上学了,爸爸应该是出去做买卖了,那时还没有通讯电话。我在奶奶屋陪着奶奶,下午的时候,看到妈妈很狼狈地跑回来。奶奶看出不对劲,问妈妈干什么去了,吃没吃饭。那是我印象中第一次看到奶奶如此关心妈妈。妈妈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嚎啕大哭起来,当时我吓坏了,一直给妈妈擦眼泪,自己也害怕得跟着一起哭。

奶奶严肃地问道:“先别哭了,别把孩子吓着了。你不是去粉厂了吗?这是怎么了?”妈妈委屈地说出了原因。大概是说,粉条作坊用的是大姨家的房子,已经给了一年的租金,但大姨夫和大姨不想再给他们用了,想霸占房子。双方理论不成,大姨和大姨夫就把妈妈锁在屋子里一宿,妈妈是偷跑出来的。奶奶当时劝妈妈,不给用就算了,再找个地方吧,亲姐姐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然后奶奶给妈妈盛了饭,妈妈说她已经一天一宿没吃东西了。

再之后具体是怎么处理的,我就不清楚了,只知道粉条作坊关了。从那以后,我们家和大姨家就断了联系,我对大姨一家没有任何印象,也再没见过大姨。大姨家和其他兄弟姐妹的来往也不多,逢年过节家庭聚会的时候,也从来没见过大姨一家。

亲姐妹之间的是非对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的事情,之后也没有人再提起。具体的情况,或许只有双方当事人自己才清楚了。

我觉得上一代人多少有些势利眼,当你生活过得好的时候,人人都愿意与你打交道;当你生活过得不好的时候,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有时候亲戚可能还不如邻居和朋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爸爸年轻时是个能干又能折腾的人,也很听妈妈的话。妈妈在我心里一直是那种很有主见、也很要强的女人。家里的大事小事,爸爸都会和妈妈一起商量,而妈妈给出的建议往往也都是正确的。

头些年,父母攒了一些积蓄。粉条厂不干了之后,他们商量着养猪赚钱。妈妈就像个领导者,爸爸则是执行者,两人配合默契。没多久,爸爸开始在旁边村子的砖厂每天拉砖回来盖猪舍。老房子的院子很大,有五六百个平方。为了节省财力,爸爸没有请工人,亲自上手。那时在我眼里,父母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神!

盖猪棚用的砖是砖厂烧坏了但还能用的那种,这样可以省掉一半的成本。妈妈和哥哥偶尔也会帮忙搭把手。那年我刚上小学,每天放学就会跟在爸爸身后,负责给他切茶倒水。

从夏季一直盖到秋季,猪舍才完工。那养猪用的大棚盖得还挺好的,在九几年的我们那边,极少有那样的大棚。半自动喂食石槽也是爸爸自己做的,每间猪棚能养十几头猪。棚顶是厚厚的塑料布,外边配着草帘子保暖,棚内长长的过道连接着各个猪棚,冬天里面很暖和。

完工后,父母又拿出了大半积蓄买了一百多头猪崽。秋收后的玉米拌着饲料用来养猪。那个冬天,爸爸还是像往常一样勤劳,出去做些小生意。我和哥哥也大一点了,总是跑出去找小伙伴玩。妈妈就在家负责照顾猪崽,闲暇之余还是会做工织毛衣赚零花钱。我那时也跟着妈妈学会了织毛衣,不出去玩的时候,就会帮着妈妈一起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开春,猪价确实如同父母分析的那样升到了最高,也是那几年猪价最高的一年。可就在这个时候,一场天灾人祸降临了。那时还没有保险,快到能出售的时候,一场瘟疫来袭,每天都有七八头猪死去,没几天时间,一百多头猪就只剩下几头了。妈妈辛辛苦苦养了一冬天的猪,就这样接二连三地没了。一年辛苦投入进去的成本,上上下下至少十万块钱打了水漂。

在九十年代,十万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那段时间,爸爸愁坏了,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挖坑埋死猪。妈妈看着爸爸满脸愁容,心里也很心疼。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劝慰爸爸没关系的,可以从头再来。

小时候,在父母关系和谐的那些年里,我觉得妈妈的内心非常强大,她从来不会抱怨爸爸哪里不好,一直都在鼓励爸爸做事。

也是从那年开始,家里各种不好的事情接连生……

喜欢迷途中寻找自我请大家收藏:(yg)迷途中寻找自我更新度全网最快。

《迷途中寻找自我作文》第7章 母亲的一生上(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