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渡湘江古诗 > 第68章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在听到那一声带着鼻音和嗔怪的“齐临渊你个大混蛋”时,齐临渊再也忍耐不住,推门而入。

正在抬腰摆弄着的扶渡吓了一跳,指甲不小心划了自己一下,痛得他抽了一口冷气,嘴上却不饶人:“你来干什么?我不想看见你。”

“我?我来帮你。我刚刚分明听见你叫我的名字了,怎么还口是心非地说不想见我。”齐临渊步步紧逼,“我若是这个时候还袖手旁观,那不是真的成混蛋了吗?”

许是被齐临渊撞见了自己做这种事,扶渡平日里说不出口的那些浑话却也在齐临渊的逼弄下说了出口,从前忍着不好意思叫出来的声音也放肆从唇齿间泄了出来。

最后还被齐临渊吊着胃口,连哄带逼地叫了好几声“好哥哥”“渊哥哥”,才得到了齐临渊所给的满足。

一夜春宵,推心置腹的话也说了一整晚,齐临渊和扶渡的关系不仅破了冰,居然还更近了一步。

齐临渊也向扶渡坦明自己那晚其实是在书房度过的,并没有碰费蔓婷。联合小顺子说谎骗扶渡,不过是为了要扶渡吃醋罢了。

那夜过后,齐临渊说是自己对不起扶渡,扶渡也放下了心里的芥蒂,甚至在无人的时候开始直呼齐临渊的大名。齐临渊自然乐得其所,扶渡能平等地接受自己,这是他巴不得的。

值得一提的是,扶渡发了一夜的汗,第二日病便好利索了。而对面房的小顺子那夜烧糊涂了,什么动静也没听到,也不知道在自己生病期间,齐临渊和扶渡为何莫名其妙的又重归于好,还乐呵呵地感叹俩人有什么事说开了就好。

洛州之行

立后的圣旨传到元宝的耳朵里的时候,他跟司徒宥齐刚在洛州落脚,送来司徒宥齐的调令的信使,也给他们带来了有关京州的消息。

洛州的上一任督军因病忽然离世,但是推选新督军一事因为各种原因一推再推,反倒叫齐临渊钻了空子,将司徒宥齐暂时调到了这个位置上,远离京州的纠纷。

等到时机成熟,齐临渊挑选一个新督军顶上,到时司徒宥齐也能顺理成章地回京,这还能算作是一次不错的履历。

司徒宥齐的父母都在洛州,家里在洛州也有老宅子,但他带着元宝,就没有同二老一起住,而是跟元宝一起住进了洛州州令给他安排的督军府。

“你回洛川一趟,却不跟父母同住,二老会不会有些不高兴啊?”元宝也知道司徒宥齐之所以这么安排多数是因为自己,所以有些歉意。

没想到司徒宥齐当真点了头:“会。”

“啊?”元宝也没料到司徒宥齐会回答的这么不客气,“不好意思啊。”

“二老罚我趁着还没上任,这两天还算清闲,替他们去洛神山的庙里给妹妹求个平安符。”其实说是罚,不过是叫司徒宥齐替他们跑一趟腿罢了。二老年岁大了,爬不动这陡峭的洛神山了,就算不是罚他,这趟腿也得司徒宥齐跑。

元宝问司徒宥齐:“你还有个妹妹?”

“对,今年十一了。”司徒宥齐双手抱臂,“你可不要岔开话题,刚刚不是说不好意思吗,那就罚你陪我一起上山吧。”

本来司徒宥齐不说,元宝也是想要跟着的。司徒宥齐这个愣头青理由找的生硬,好在元宝呆头呆脑的,也不觉得有什么。

趁着司徒宥齐还没上任,案上还没堆起成山的军务,两人次日就动身去了洛神山,要替二老把事情办了。

元宝不会骑马,司徒宥齐本是打算像从京州来洛州时那样,骑马载着元宝的。但是元宝坚决拒绝,他来时在马上颠了一路,下来是大腿内侧酸痛难忍,屁股都是麻的,站都站不稳,要不是司徒宥齐放在自己腰后的手一直支撑着自己站稳,才叫自己没在洛州州令等一干人面前失了态。

所以元宝发誓,再也不骑马了,不要自己骑的也不行。

司徒宥齐居然也惯着他,给他雇了辆马车,自己索性也不骑马了,跟元宝一起坐马车去洛神山。

洛神山的洛神并不是神话里的洛神娘娘,指的是这山里的山神。这山本来叫洛山,因为山里的山神庙很灵验,洛州的百姓慢慢地也都相信这洛山是真的有山神,所以就将洛山改名为洛神山。

洛神山的山神庙香火不断,不管什么日子几乎都是络绎不绝。百姓苦难多,乞求自然也多。

齐兴帝在位时虽是中规中矩,却也并未推出什么真正利民惠民的政策,长此以往,百姓也逐渐怨声载道。而齐临帝刚刚继位不过一年,虽然也推出了一些政策,但短日内也未见有太大的成效,暂时也只能看到一些小恩小惠,虽是不少,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

百姓们将希望与怨念一并寄托在齐临渊的身上,将饥荒与灾病归结于齐临渊篡位违抗了天命,叫他的百姓遭了报应;可有希望他所实行的政策是真的有用,在时间的见证下能让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

司徒宥齐在山下给元宝买了洛神酥,其实跟街上卖的糕点没什么差别,不过借了个洛神的名号,价钱就贵了不少。当地人大多都看不上这弄的花花绿绿的洛神酥,不过能逗逗孩子、骗骗外乡人罢了。

司徒宥齐既不是小孩,也不是外乡人,不过元宝下了马车之后往人家的摊子上多瞅了几眼,司徒宥齐就乖乖掏了腰包。

洛神酥一咬就容易散,元宝怕自己散落的碎渣弄到别块上,司徒宥齐就没法吃了,只能一口将一小块全塞进嘴里。

看到元宝吃的两个腮帮子鼓鼓的,司徒宥齐没忍住问了一句:“好吃吗?”

《渡湘江古诗》第68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