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黄花滔滔不绝地说,十一的脸色越来越阴沉,秀儿再次头痛起来,也不等黄花讲完,就抬腿说:“我这出去见他。”
见十一要跟着,忙回头阻止:“你就不要去了,回自己屋里去吧。”
十一当然不乐意了:“我怎么能让你单独去见他。”
秀儿拉住他:“我当然不可能单独见他了,师傅师兄们都在。但你不能去,你去了,反而会节外生枝。”
黄花也劝道:“是啊,十一少爷,你放心,秀儿是我们戏班地宝,除非是卢大人那样有口皆碑,又身居高位地正人君子我们会让秀儿一个人去。其余的,尤其像程二当家这种出身,怎么可能让他单独见秀儿呢?就算有时候,他自己趁我们不注意跑到秀儿屋里去了,我们也总有人在外面巡视,故意走来走去,高声说话,咳嗽什么地。师傅一向最注意这些了,十一少爷您就放心吧。”
十一还要说什么,秀儿做了一个制止的手势说:“回去吧,你在街上跑了一天,也累了,回去休息一会。等会要出去吃饭的时候我再来喊你。”
说罢她便急急地随黄花往外走,留下十一呆呆地站在当地,心里有再多不甘,也明白,这种场合,自己实在不应该出去。
他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小时候固然莽撞,在大都闯了很多祸,也不过仗着自己家在那里有势力,一般人不敢惹。现在到了杭州,程金城又是头号地头蛇,没什么大事,最好是能躲开就躲开。秀儿从明天起就十六岁了,自己比秀儿还大了一岁多,快十八的人了,凡事都要冷静,要三思而后行。秀儿就是怕他在外面闯祸才把他弄到这里住的,平日里也一再叮嘱,他也不能让她太操心了。
一面努力做着心理建设,一面强迫自己不往前走,往后走。
而前院,已经传来了程金城夸张的大笑声。
这人看样子真的很喜欢秀平时板着脸装冷酷大佬,一跟秀儿在一起,马上笑声不断。
十一心里,真是千思百结,在院子里绕来绕去。待菊香提着点心包回来时,发现他家主子还在院子里,就跟推磨的驴一样,一圈又一圈地绕着。
网友上传章节第六折(第十八场)压力
更新时间:2008-11-1311:34:56本章字数:3263
第六折•第十九场压力
这天晚上,整个杭州城都轰动了。当程金城在凌波楼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伶大开宴席,当夜空中升起璀璨焰火的时侯,全城百姓都跑出来观看,街头巷尾都在议论那幸运的女伶是谁。
秀儿的生日宴也成了整个漕帮的狂欢节,那天晚上醉倒在酒桌上的漕帮弟子数以百计。为了答谢,也为了宣传,秀儿在凌波楼的三楼回廊上当场演出《拜月亭》片断。楼上楼下一时人满为患,不光有参加宴会的,还有从外面涌进来的市民。
程金城也在里面客串了一把,虽然他念白也说错了,唱腔也怪里怪气叫人反胃,但因为他是名闻遐迩的杭州一霸,所以特别具有轰动效应。
对他这样的人来说,关键不在于他唱得多好,而在于他出场了。
生日宴后,秀儿声名鹊起,还没正式开唱,便已在杭州成了名角。而且因为她是大都来了,又应了“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那句话,不知是程金城有意为之还是以讹传讹,珠帘秀被传成了大都近年来崛起的最红的红角,连曹娥秀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各位看官都知道,咱中国人的一大特点就是爱从众,爱扎堆,总是人弃我弃,人取我取。程金城这么一抬举,秀儿一跃成了杭州城最香的饽饽,林家宅院也从门可罗雀变成了宾客盈门。请吃饭请堂会的帖子像雪片一样飞来,杭州城的达官贵人,名流富商,无不以结交珠帘秀为荣。
不管您家多有钱多有名望。可若您连漕帮二当家程金城花大钱给她过寿,又跟她唱过戏的珠帘秀都不认识,那对不起。您家太落伍了,实在是不入流。
这里要说明一下。为什么程金城只是漕帮二当家,却有如此的号召力呢?似乎漕帮大当家只是个摆设。
没错,大当家就是个摆设,因为程金城地大哥是个药罐子,据说在一次帮派争斗中受了重伤。现在家里养着几个医生替他保命,基本上不管事。漕帮,实际上是程金城一个人在主持,他想捧一个戏子,又不是多大的事,只不过花点钱,帮里上上下下还可以跟着吃吃玩玩,谁不乐意呢?
多年以后,秦玉楼还对当时的情景津津乐道。回味不已。据他说----夸张与否只有他自己知道----生日宴地第二天,当他早上起床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茶几上那么厚地一摞是什么东西?难道。竟然,都是。请柬?
他扑过去抓起几张打开看。没错,就是请柬。揉了揉眼睛再看。还是请柬。洗好脸梳好头,在门外喊了几嗓子后回去再看,还……还……还是请柬!
好多张哦,他当了一辈子班主也没一次性见过那么多请柬。
于是,过来请他吃早饭的黄花劈头就被自己的师傅问了一个高智商高难度的问题:“远看像条狗,近看像条狗,打它骂它都不走,那是什么?”
黄花怪异地看了秦玉楼一眼,虽然有点担心他会不会乐过了头,以至于乐糊涂了,提前患上老年痴呆症。但为人弟子的,师傅有疑问,再不可理喻再白痴也要老老实实地作答。他认真琢磨了一会儿后说:“是一条死狗吧,打它骂它都不走啊。”
“咚!”脑袋上被秦玉楼狠敲了一下:“怎么会是死狗?这么大地人了,也不知道讲点忌讳。我们明晚就要正式开唱,怎么能说死字呢?阿弥陀佛,佛祖保佑,明天早上起来点香祭拜一下。”
《美人卷珠帘的诗》第218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