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本作通篇,用字,每字必斟酌,语气词,助词,数词,等等细枝末节处,也毫不赘言,好像高山流水,虽九曲十八弯山路崎岖亦无阻滞;字如是,标点也如是,“句、逗、引、省”亦可把平常一句话,转折为跌宕起伏的云里蟠龙。

文字美,是妆,是态度,行文潇洒则是风骨,是笔力。笔力深厚者,行文如泼墨山水,挥毫间,千山万水皆在方寸地。该作虽未及大家,但“起接转承”中规中矩运用自如,写人物,从容貌起,身形起,聊聊数笔,先勾轮廓;与故事接,与景物接,与情感接,身份背景跃然纸上;再因事而怒,而喜,而悲,或因人思,因人动,触景生情,笔锋稍转,个性昭然;承时如水,悄然无息,但觉时,人物已然融入故事,融入读者思绪。

行文如风,却不能吹走魂魄,文章没有魂魄,一如行尸走肉。文章的魂魄,即主题、立意,浅显的说,创作初衷,创作目的,文章所要表达给读者怎样的内涵,是社会责任,家庭伦理,还是情感纠葛……大多数文学创作者会通过文章表达相应的主题,哪怕没有,只是博读者一笑,也是有目的,让读者轻松也是目的,所以说文章之中蕴藏主题不难,难在哪里?难在表达。

文章稍欠火候,前半部分长篇累牍描写人物身世,叙述故事情节,后半部分抒情,拿人物空悲切,拿故事表现社会主题,生硬时,好像囫囵吞枣。平常文章,读者随情节发展,随人物景况,或喜,或悲,说明主题与情节联系紧密,但书放下,一切情绪立即消失,因为故事结束,情绪也嘎然而止。文章精妙,轻轻松松一篇文,读罢,无动于衷,转而见事,见人,见景,方才潸然,方才不禁,方才大悟。三种主题表达,第三种最难,也是所有文学创作者追求的目标。

本作早已脱离主题表达的第一种情况,客观的说,介乎于第二和第三种之间。一对离散姐妹,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两种互相排斥的价值观,两种随时发生抵触的人物个性,多种矛盾不断积蓄力量,之所以没有爆发,因为亲情的压制。读者一直在期待情节发展中人物之间积累的矛盾力量大到足以冲破亲情,然而作者努力在压制,因为中国人的亲情观念是大于任何的情感,由血缘组成的“家天下”是维持中国几千年道德标准的基础,“父子,兄弟,姐妹”直系亲属间的纽带关系是“家天下”的核心。

读者的心随着情节的深入而忐忑,因为作品尚未完结,高潮还未到来,他们希望看到各种的结局,传统者希望亲情获胜,新派希望能够冲破道德的束缚,中立者则希望看到激烈矛盾冲突带来的心灵震撼。读者对作品的牵挂,源于期待的心,如果结局真的出现,读者还能够在阅读之后,反复回味吗?

结局,对于读者来说结局是痛苦的,结局意味着结束,意味着无论矛盾的哪一方获得胜利,都会感受到从高潮跌落的失落,沮丧,等等空空如也的情绪,如何把握好主题的释放,或许是该作是否由平常走向精妙的艰难路径吧。

第2卷第一卷完结后记之碎碎念

秦南和秦北的故事终于有了一个交代,敲完最后一个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一直想着一旦完结,我要好好的狠狠的睡上一天一夜,可是真的写完了,却又毫无睡意,如果不是有第二部的话,我想我和南和北,应该是在这里诀别了吧。

这个文动笔于去年的中秋节,那个时候只是想写给自己看,所以也没有什么压力,每天轻轻松松的编织故事,写两人的悸动,写那种单纯的相爱的感觉,这个文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快乐,两个月的时间写了8万字,于是鼓足了勇气把她发了上来。

尽管那时读者的反映不冷不热,但是每天都有一小部分人在看,我也乐得和那为数不多的读者分享这个故事,当时就觉得很满足,就告诉自己只要有一个人看,我也要把她写完。

后来因为结婚,有很长时间没有精力写,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这个局面,存稿全部消耗,我要为了更新每天现写,这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读者的增多,大家对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于是这个文对我来说,不再是快乐的消遣方式,而是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压力下,我害怕自己变得平庸,害怕创造性被泯灭,我曾经试过为了速度通宵赶文,但赶出来的结果,连我自己这一关都无法过,于是还要花时间重新写,这让我不得不怀疑,我是否真的具备一个网络写手应该有的素质——高产。

但是在反复的修改,反复的删除重写中,我仍然坚持自己的风格,并且按照自己的构思完成了。

像孕育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怀孕到出生的忐忑,每一步都用全身心的力气来走,当他出生到成长,又不得不操心他的一切,想让他尽可能的完美起来,想让他得到更多的人的认可。

突然发现,人真的无法知足。因为有了期待才会有要求。今天终于完结了。我像是重生了一次一样,在南和北的爱情中,在这些跌跌撞撞中,我同亲爱的你们一起成长。

再次感谢大家,淡妆的内心激动而无法言表。每一位读过作品的读者,感谢您的阅读。

整个文的第三章是一个分水岭,如果说前一部分表现的是自然人的部分,那后半部分就是社会人的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那个时候的南北,还在充分享受着恋爱的美好,尽管有纠结,但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情感和彼此,那时的感情还几乎没有被外界干扰,很纯粹,很真,让我们似乎也回到了曾经恋爱的日子,读起来也没有什么压力。

《第一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什么歌》第88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