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已经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七,年味越来越浓了。
李勃为自己定下的写一篇文章的目标,是有关复读生问题稿件,还没有实现,这让他心里有些着急。
今天恰好家里没什么事。他和家里人打了招呼,就骑车出去,准备走访几个同学。
天还是真冷。李勃穿着大衣,没有扣上口子,骑车兜风,感到寒风刺骨。他停下来,下车扎好自行车,把大衣扣子全部扣上,自己都觉得好笑,这样裹成一个粽子,还如何骑车?大衣的衣襟上面三粒口子可以扣上,下面的三粒还是得解开,这样敞开口,才不影响蹬自行车的脚蹬。
如此骑行,不多久大腿就冻得受不了,只能把左手斜插进大衣斜兜里,撩起衣襟裹住受冻的部位。右手扶助车把,顶风前行,真的好难啊!
木兰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一个一个的自然村,星罗棋布,有的村庄慢慢扩张,不知不觉就勾连的一起了。农村人文化程度不高,就把这样勾连在一起的村庄粗俗地称为“狗连蛋村”。这些个村庄如果合并叫一个名字,也是顺理成章的,偏偏村里人对老村名又念念不舍,往往让外来人丈二和尚摸不住头脑。
这儿的村庄命名还有一个特点,一般以村内人最多的姓氏加一个“庄”字命名,于是乎,张庄、王庄、李庄、赵庄频频出现,难免就出现重名。如果村内有两个大姓氏势均力敌,就两个姓并列,于是就有了黄孟庄、金黄庄之类。
李勃记得牧专的崔田雨家在崔庄,就以为是在31o国道旁边挨着蒯庄的那个特小的崔庄。
他在村头遇见一位背粪筐的老大爷,问崔田雨家在哪。老大爷很热情地把他领到一户有浑砖院墙的人家,可是这家出来的两个年轻小伙,李勃一个也不认识,弄得好不尴尬,闹了一个大笑话。
为尽快赶出稿件,李勃赶紧解释,脱身离开。
不远就是乡政府,李勃到门口传达室讨口水喝,并给看门的大爷聊了几句,就急忙骑车西行。
到了宋庄,这次总算问到宋建林家。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走出大门,对李勃说:“你是建林的同学?俺孩去贵州了,过年不回来!”
“婶子,建林为啥去贵州呀,都说故土难离的!”李勃心中充满疑惑。
“俺孩说,在咱河南,考大学太难了,正好他叔在贵州当兵,就在贵州娶亲安家不回来了。他叔就俩闺女,没有儿子,就让建林去给他叔家支撑门户,户口也迁走了。”建林娘说着还抹起了眼泪。
“婶子,您莫难过,建林去贵州是好事,凭他的成绩,在那边考个好大学应该是个轻松的事。”李勃急忙安慰建林娘。
“孩儿,我不难过,建林有哥有弟,也不差他一个,但愿他有个好前程。”建林娘也破涕为笑了。
“婶子,建林不在家,那我就走了!”李勃就要告辞。
“孩儿,你先等会,俺家有刚炒好的花生,婶子给你抓一把。”建林娘拉住李勃不让走。
“婶子,真不用了,谢谢您啦!”李勃挣开手,快步把自行车往前推了几步,飞身上车,快离开。
建林娘在后边还在叨咕:“这孩子,咋还恁客气!”
走访两个同学都没能如愿,李勃有些大失所望,感觉这个稿子今天无论如何也写不成了,没有基本的事实素材,瞎编一气肯定影响不好,会降低自己的信誉。
宋庄北边,紧挨的一个村庄叫刘油坊,李勃认为这个村的命名就很有意义,或许当时起名时村里有个很出名的刘家油坊。
看到村口一家小店有刘油坊的名字,李勃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青春是一部奋斗史》第一百四十三章 走访(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