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都市言情 > 金三角之王是谁 > 第263章 秦国的突袭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在神秘的遅罗帝国,其疆域分为四大军团领地:中央军团之地、东北幽冥军团、北境雪峰军团和南域烈阳军团。每个军团各有其独特的力量,中央军团坐拥六大神骑师,拥有近八万灵力武士;东北幽冥军团握有四个幻影师团,总计五万六千名战魂;北境雪峰军团同样配置四个冰霜师团,约五万余精锐;至于南域烈阳军团,则拥有三个炎阳师,兵力约为四万两千名赤焰战士。

除了这十七支师级队伍之外,帝国还另设一支战斗妖兽师团和一支星辰防御炮兵团,以及数个独立的秘术步兵营。

然而,非骑兵师团如装甲师基本满员,其余师团均有空缺,尤其是灵阵师团的缺口尤为严重,这是帝国内部军队编制的一大隐忧。如今,放眼整个天下,“十木七”列强几乎尽数陷入混乱,其中便包括遅罗帝国。

“预备役的动员进展如何?”遅罗帝国陆军元帅兼内阁首相巴育沉声问道。

参谋长撒西瓦特回应:“目前仅易城附近的预备役开始行动,其他区域因遭秦国天雷轰击,通信与能源系统瘫痪,各战区预备役要想进入备战状态,具备完整的编制体系,恐怕至少需一两个月的时间。”

巴育闻此,脸色铁青,沉默不语,空气仿佛凝固,充满令人毛骨悚然的压力。

按照常例,预备役部队在被动员之时,应在七日内集结完毕,各国实际状况各异,例如龙族国度,上世纪九十年代集结二十万预备役仅需五天;而在现代社会,一旦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只需一日便可聚集二十万预备役。

遅罗帝国的全国预备役总数接近三十万,按理说即便动员效率低下,三周时间也足以完成集结任务。然而当前,因秦国的攻击导致全国范围内的通信和能源系统崩溃,严重影响了现役正规军的调度与预备役的动员工作。

即便成功动员起预备役,还需分配武器装备,并进行适应性训练,方能达到最基本的战斗素质。若要将预备役单独组建为能投入实战的作战部队,所需的军事资源和装备量更为庞大,同时还需要长时间的配合训练,才能真正凝聚出强大的战斗力。

然而,秦国正式宣战仅仅过去了四天,遅罗帝国的通讯与能源系统全面瘫痪,空军几近覆灭,海军遭受全灭之灾,预备役在全国范围内更是难以有效动员。

首都曼城虽拥有一千五百万人口,但可动员的预备役数量尚不足十万。

“那便着手征召平民参军吧。”空军司令帕德纳提议道:“现如今各地皆失联,唯有曼城尚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当务之急便是征召曼城平民,短期内召集三十万部队并非难事。”

“至于武器装备,不妨启用库存武装这批新兵,就算秦军真的打入曼城,凭借曼城的地势广大及错综复杂的城区地形,只要能将敌军牵扯进城市巷战,我们就有可能寻得反败为胜的机会!”

话音刚落,帕德纳又提出了两个字——“谈判”。

听到这个词,会议室内的遅罗帝国高级将领们的神情均有所松懈,纷纷偷偷望向位于中心位置的陆军元帅兼内阁首相巴育。

此前,在战争爆发之初,遅罗军方将领曾认为即便无法迅速击败秦国,也可通过拖延战术使秦军陷入持久战,进而借助国际压力或是鹰族为首的一众西方国家的支持,达成和平停战谈判。如此一来,他们仍能在舆论场上声称自己赢得了战争。

然而,在经历秦国连续多日的天罚轰炸,以致遅罗空军与海军舰队全军覆没之后,无论是遅罗军方高层将领还是政府官员们都意识到一个无法逃避的事实:那就是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全方位碾压遅罗帝国!

这种被单一势力彻底压制的感觉,让遅罗的将领们深感当年巴比伦王国遭遇鹰族降维打击时的屈辱。

因此,不论是遅罗军方将领还是政府官员们,私下早已开始联络其他国家寻求与秦国展开和平谈判。

此刻,空军上将帕德纳主动提及此事,无异于是在试探陆军元帅兼内阁首相巴育的态度。

“谈判吗?”巴育轻轻推了推眼镜框,靠向椅背,目光扫视着在座的众人。

感受到巴育的目光,暹罗军方高级将领们纷纷羞愧地垂下了头。作为一名军人,在祖国遭遇侵略之际选择投降,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耻辱。

但他们见巴育并未立即训斥,便知道他正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于是,众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后,海军司令巴依率先发言:“秦国的突袭太过猛烈,暹罗作为一个远离战火多年的小国,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袭击,无论是陆军、海军还是空军,都未能及时作出反应。”

巴依接着说:“秦国宣战的理由是却克里王朝背叛了郑信大帝,如今拉玛十世已逝,大王子与长公主亦被秦国俘虏,国内仅剩下王太后诗丽吉与其他几位公主。”

“因此,我建议我们宣布废黜拉玛十世,废止君主立宪制度,改立暹罗共和国体制,驱逐却克里王朝家族成员……”

巴依的观点确实颇具政治现实意义,或许正是帮助遅罗王国尽快走出困境的关键一步。

此时,巴育看向巴依,提出了一个问题:“国内仍有诗丽吉王太后及其他几位公主在……”

大家立刻明白,巴育并不想背上“叛逆”的骂名。

巴依微微眯眼道:“那就先控制住她们,对外宣布废黜却克里王室,如果秦国索要……我们可以将其交给他们……”

《金三角之王是谁》第263章 秦国的突袭(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