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同治十三年,即将过去。
转过年来,新的纪元也将开启,是为光绪元年。
要说这同治朝的最后一年,也是大清国乱糟的一年。
仅就外患来说,东南有日本挑起的台湾之事,西北的西域之乱也已达到了顶峰。这些麻烦事,可谓是海并举。
谁让大清地方大呢。这本是好事,但在昏聩的当权者眼中,就是麻烦。
因为以大清的国力,应付起这东拉西扯,南来北往的,着实力不能逮。
好在这次,东边有陈家出头,压服了日本。西边左宗棠已平定甘陕回乱,也终于可以进图西域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啥问题?一个字,钱。
无论是打仗,还是搞国防建设,那都是要填进去无数钱财的。
可是大清,太穷了。
按理说这不应该。
如此泱泱大国,地域辽阔,国土过一千三百余万平方公里。
人口众多,虽然经过连年战乱,外加天灾,已经锐减,但仍有三万万数之上。
这样的家底,在洋人眼中,如同肥羊,看着直流口水。怎会穷得没有钱呢?
这也怪不得别人,只能怪当家人,不好好经营。
要不怎么急得陈家兄弟,关起门来研究事儿呢。
可是再没钱,也不能任由别人宰割。海边的篱笆也总得筑,被窃取的土地也该得夺回。
不过要量体裁衣,有先后,作取舍。
于是乎,一场跨越同治和光绪两朝,关于西北塞防和东南海防,孰轻孰重,何缓何急的战略大讨论,在大清全国展开。
这场辩论,由中枢挑起。随后全国的督抚将军,京中的王公大臣,相继表了意见。
从讨论的过程和结果上看,参与者大体分成了两大派,海防派和海塞并举派。
或者还有第三派,酱油派。不提也罢。
海防派的代表,是李鸿章,他主张先海防后塞防,甚至可以暂时放弃西域。沿海各省督抚也多站在他这一边。
提出此等观点,李鸿章的论据是,当今西洋列强乃至日本,若进犯中原,多从海路而来。
京畿与东南经济中心,也皆在沿海,是为心腹之地,元气之所在,重中之重,不得不防。
反观西域,千里不毛,远离京城,强敌环伺,既难取,又难守。可先缓办,待日后国家强盛时再行图举。
而海塞并举派的领军人物,是左宗棠。他认为西域是西北防务的第一线,屏护着蒙古乃至京师,决不能弃。
他还强调,“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
至于先后缓急,他提出应先侧重西北,先行收复西域。只有边塞无虞之后,才能得以裁减西北兵饷,助益海防建设。
持海塞并重观点的王公大臣,在此次海塞之争中占据多数。朝廷中枢,也对此多有支持。
因此不久后,朝廷下旨,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西域军务,开始筹备西征。算是就此作了定论。
在这场大清国家战略的大讨论中,尽管众人皆很期待,但陈济方却始终未曾声。
这颇令人费解,也让很多人着急。
特别是李鸿章等海防派,自认能够得到,也十分希望得到,陈济方的支持。
《找一下激战》第85章 塞海之争(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