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王世贞记有严嵩的儿子论天下富豪的一段史料:(大宝注:严世藩是嘉靖末年地。本文所写地大约是嘉靖时期一百年以后的时期。)
“严世藩……尝与所厚屈指天下富豪居首等者,凡十七家。……所谓十七家者,己与蜀王、黔公;太监黄忠、黄锦;及成公、魏公、陆都督炳;又京师有张二锦衣者,太监永之侄也;山西三姓;徽州二姓;与土官贵州安宣慰。积资满五十万以上者,方居首等。先是无锡有邹望者将百万,安国者五十万。……”这是说,在明代嘉、万时,积资五十万两以上的就算是头等富豪了,全国只17人。其中山西三姓、徽州二姓,应是商人;邹望、安国是正德时的无锡大富,经商起家。
大宝注:还有严嵩的抄家单可以参考。有说是八百多万两地,也有人说是一千二百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天水冰山录》,那个数目应该是准的。
071章丁氏相邀
苏瑾可不知丁氏有帮衬她的想法。不过即便知道,她现下也不会贸然去求,求人的次数总有限的,这关系若要用自当用在刀刃上。现下,自家与盛家财力差十万八千里,去求也不过是小事,正如求到一个千万富翁面前,只与她借一千块钱一般,白白的浪费了机会,还叫人因此而轻看她。
自秦家小姐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苏瑾的坊子运转也愈发的顺畅起来。托许家娘子的福,苏家在城郊找寻到三村子做工坊外加工的试点。这件事,苏士贞听了苏瑾的建议,全权交给张荀打点,他不过是个十八九岁的小伙计,乍然得东家如此重任,自是感激不尽,每日象是有使不完地劲儿,坊子不收货的日子,便早出晚归,一刻也不闲着。
十来日过去,各村发放出去的半成品已到了该收地时候,张荀要带着他自招的小伙计去收货,这二人年岁皆不大,苏士贞仍旧不放心,便跟了过去。及至傍晚归来,甚是高兴。连连和苏瑾道,张荀确是个好苗子,日后要多多历练他,“村子里的妇人现下农忙,活计做得慢些,不过这十来日,一个村子少地收了一百来双,多则二百来双。过了九月,农忙过后,这数量只怕要增五成。”
苏瑾乐呵呵地笑道,“这么说这法子可行了。爹爹再给张荀添人手吧,叫他多走几个村子,杨大哥那边不还说要替我们发卖鞋子么?”
苏士贞心头甚是畅快,从开始做鞋子到现在坊子落成,苏家这鞋子的生意甚是顺畅,关键是这其中遇到的难题,大多在他意识到之前,苏瑾便提出了解决办法。现在她将铺子坊子的总帐都兼在手中,将坊子出货的数量与所卖鞋的数量调停得基本均衡。并不要他多操心一分的心。
当下点头,“好。人手我过两日便去寻”过了两日真叫他寻到两个老成的伙计,悉数拨到张荀的手下,给他使唤。
日子缓缓到了九月初,讨债地人又自陈达庆那里讨来第二笔银子,仍旧扣下一百五十两做跑腿费,余下的三百五十两付把苏士贞。
铺子生意渐好,苏瑾调停得当,所挣利钱有计划地投到本钱里,坊子里的常用人手已自原来的五六人,增加至十余人。
冬鞋的样子已基本确定,这笔银子来得及时,苏瑾正好将它投到冬鞋之上。九月初五这日,她算了近日帐目,出了西厢房活动身子。
一边暗自盘算,这一季的赢利,扣除人工坊子本钱等各项,一双鞋子的利钱由最初的赢利四五十文,降到现在的三十文左右——这是必然的趋势,苏瑾并不气馁。即便有三十文,一日能卖出百十双鞋子来,也有近四两的利钱。一月便是一百二十两的纯利。
现下冬鞋已开始做工,张荀找的
村子里,初期磨合已过,可以列入正常的生产计划,因而到冬鞋上市销售地之后,这利钱一日至少要有五六两。
这个数目虽然比不得丁氏一件皮袍子挣得银子多,但对苏瑾来说,已很欣慰了。
正想着,姚玉莲又来了,进门便笑,“瑾儿妹妹,我哥哥回来了”
“呀”苏瑾惊喜地将她迎到东厢房,“说是入冬前回来,还真的回来了。你爹娘都担心坏了吧?这一走可有半年多?”
姚玉莲笑道,“可不是呢。当初不叫他去,他甚是倔强,总算是平安回来了。我哥哥捎来家银子,这是早先借你家地,这是两枝老参,送把你爹爹养身子。”说着将篮子中的物件取出来,推到苏瑾面前。
苏瑾忙推那老参,“你哥哥出去一趟不容易,这些叫他先拿去换了银子好做本钱,须知本钱少的时候,一分一厘也不能乱花,留下做本钱,便能利滚利。”
姚玉莲捂嘴儿笑起来,“难怪今年没瞧见你做新衫,原是打的这个盘算。”
苏瑾点头,“是呀,现下这个时候合当该简些。只买些必须的便好。没用的东西虽有钱买它,买回来却还是白白地占了本钱。不过,冬衣我是要置地,我比去年长高了许多呢。”
姚玉莲上下打量着她,点头,“是,这半年你象是长高了不少。不再象小丫头了。”
两人说笑了一会儿,姚玉莲突地又扭捏起来,好一会儿才道,“瑾儿,今日我来,一是还银子,二是有件事想要你帮忙。”
苏瑾疑惑,“姚姐姐要我帮甚么事?可是你哥哥回来又要出去?本钱不够?”
“不是,不是,”姚玉莲大力摇头,“他是想立时出去地。可冬上北边冷得很,雪又大。我爹娘不准他再去。叫他明年开了春再走。是……是我哥哥他们置换来许多皮子和药材,虽在市面上能卖,终就价钱太低,我想,我想,你与那盛夫人不是熟识,她家也有生药铺子和成衣铺子……”
苏瑾一愣,随即问道,“外面给的价确实低么?盛夫人那里的价确实高些?你打探清楚了?”
姚玉莲点头,“是带我哥哥出去的人打探地,他说盛记的那里价比市面上的要高出一成来,而且皮子之类按级收货,甚是公道。我哥哥他们这次换得皮子皆是好地,若卖到外面去,少赚不少银子呢。只是盛记一向只跟相熟的辽东商人做生意,贸然上门儿,他们必不会收地。”
顿了顿又道,“我哥哥他们因是进了草原深处,收来的皮子本就便宜,若卖到盛记,自比她们在自辽东商人那里收来的便宜。我想,这也是两相便宜之事,便想叫苏妹妹在中间引个线儿”
帮姚玉莲,苏瑾没甚么不愿意地,以丁氏这几次对自己我友好
,自己去说说,指不定能成。不过,她微微皱眉道,“姚姐姐,我记得你哥哥去时只有五百两地本钱,便是翻出七八分地利来,不过七八百两的货物,这其中毛皮多少,药材多少?”
姚玉莲立刻明白她的意思,连连摇头,“苏妹妹你忘了,我哥哥不是一个人去地。是跟咱们归宁府的小商队去的,有十来个人他们到关口,又汇合了大商队,一道进的草原。这小商队里的人,本钱都比我哥哥略多些。他们走得深远,换回来的货物多,发卖之后,没有七分的利,也有五分的利。”
《明朝 生活》第95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