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接下来,这位热心的网友将引领我们探索一个源自藏区的神秘传说——矮门与起尸之谜,以及这些独特房屋设计的背后故事。回溯往昔,拉萨、日喀则、林芝等地的民居,即便是装饰华丽的阁楼,其底层的门户也异常低矮,相较于常规尺寸,足足矮了三分之一有余。这样的设计,使得除了孩童之外,成人进出时必须低头弓背,倍显谦卑。尤为奇特的是,这些房屋的门口地势自外向内倾斜,宛如一个半坡,更衬托出房门的矮小,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反差,仿佛房屋与门户的比例被刻意扭曲。
自民主改革浪潮席卷而来,许多这样的老式矮门建筑已逐渐被现代建筑所取代,但在拉萨的八国街上,我们仍能捕捉到几抹古老的身影,这些矮门房屋对初来乍到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待解的谜团。或许有人会揣测,这是否是建筑师一时的疏忽?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矮门的设计,实则隐藏着一种古老的智慧——它是为了抵御“起尸”这一神秘现象的侵袭。
“起尸”,在藏语中被称为“若郎”,意指人死后尸体异常苏醒,四处游荡,威胁活人的安宁。这里所说的“若郎”,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复活,也非藏族信仰中的某种神圣现象。它更接近于一种传说,讲述着某些因邪恶或饥饿而死的个体,其怨念未消,灵魂不甘,遂在尸体完好无损之时,化为起尸,继续完成生前未尽的恶行或寻找遗失的口粮。
藏区的丧葬习俗,恰恰为起尸现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这里,特别是城镇地区,人们去世后并不会立即送往天葬台,而是要先在家中停放数日,期间请僧侣诵经度,举行一系列繁复的葬礼仪式。尸体在家中至少停留三至七天,而正是这段时间,成为了起尸可能出现的预兆期。许多长者与天葬师都声称,他们曾多次目睹起尸的恐怖景象,而这些起尸并非突如其来,总是伴随着一系列先兆。
那些即将化为起尸的死者,面部会异常肿胀,皮肤呈现出紫黑色,毛竖立,身上甚至会出现水泡。随后,他们会缓缓睁开眼睛,坐起身来,继而直立,双手前伸,僵硬地向前奔跑。所有起尸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无法言语,无法弯腰,眼球固定不动,只能直视前方,身体笔直地前进。
若不幸遭遇起尸,它们会用那僵硬的手指触碰活人头顶,瞬间夺走生命,同时将活人转化为同类。这种离奇而恐怖的现象,仅限于对活人的影响,对其他动物则毫无作用。人们普遍认为,起尸可分为五种类型,包括皮起、肉起和血起等,前三种因皮、肉或血的作用而起。对付这些起尸,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使用刀枪剑戟等锐器刺伤其皮肉,让血液流出,起尸便会立即倒地,不再构成威胁。
第四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鼓起”。这种现象之所以引湿气并带来危害,其根源深藏于骨骼之中,唯有通过精准地击打其骨骼,方能有所应对。而第五种现象,则有一个令人畏惧的名字——“志气”。它之所以能让死者化为起尸,竟是源于其身上某颗特定的痣。这“志气”无疑是最为棘手的一种异象,因为在智慧之光尚未触及它的本质之前,起尸会如脱缰野马般四处肆虐,造成极大的恐慌。
相传,在古老的西藏,有一座寺庙的主持圆寂后,全寺的僧众怀着敬畏之心,将其遗体安放在本寺的经堂之中。随后,众僧围坐殿内,昼夜不息地诵经祈祷,连续三天三夜未曾合眼。然而,就在第三天的夜晚,那些已念得筋疲力尽的僧众终于忍不住纷纷倒地睡去,鼾声此起彼伏。在这寂静的夜晚中,只有一个小僧因胆小而不敢入睡,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住持的遗体。
到了下半夜,小僧惊恐地现,那具遗体竟然缓缓坐了起来。小僧吓得魂飞魄散,却忘记了喊醒众僧。而那些正在沉睡的僧众,在突如其来的惊吓中惊醒,拔腿就跑。结果,全寺几百僧众在一夜之间仿佛被某种神秘力量所诅咒,全都变成了起尸。幸亏他们无法冲出庙门,只能在庙内横冲直撞,闹得整个寺庙天翻地覆。
后来,一位法力无边的隐士得知了这场灾难。他身披金色袈裟,手持法器,口念咒语,独自一人来到寺庙前。他打开四门,跳起神秘的神舞,边舞边缓缓前行。众起尸仿佛被他的法力所吸引,纷纷跟在他的身后。他们渐渐来到一条河边,隐士将众起尸领上木桥,然后脱下袈裟,毅然决然地抛入河中。紧接着,那些起尸也纷纷跟着袈裟跳入河中,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无论是现实还是传说,这场灾难无疑在藏民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为了预防可怕的起尸再次冲入人间,当地人根据起尸不能弯腰的特点,专门设计和修建了那种矮门的房屋。这些矮门成为了阻挡起尸的障碍物。当然,在那些古老的年代里,这种防范措施仅在藏南和藏东那些有房子居住的地区得到应用。而在藏北的广大地区,尤其是居住在可可西里边缘地带的牧民们,则无法采用这种防范措施。他们常常在提心吊胆中度过每一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可西里地区因高寒缺氧、水草匮乏而闻名于世。居住在这一地区的牧民们只能四处游荡、逐水草而居。他们三天两头就要搬家,始终处于游牧状态。在这里,人们生前没有稳定的居所,死后也没有固定的天葬台。同时,这些地区无寺无僧,更谈不上举办那些繁杂的葬礼仪式。因此,人们普遍实行野葬和气葬。野葬就是将死者遗体脱光后丢在野外;而气葬则是将死者留在旧址上,活着的家人拔杖搬走。采用这种葬法时,一般不脱衣服,死者生前的衣物原封不动地盖在死者身上,看上去就像一个活人正在睡觉一样。这种游牧部落的藏俗无疑更容易引人们的歧视和误解。然而,这却是他们在这片严酷的土地上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尽管人们无法构筑低矮的门户来阻挡起尸的侵扰,但在绝境之中,他们仍旧施展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对于那些尸体,特别是那些显现出起尸预兆的遗体,人们在将其遗弃于荒野之时,会巧妙地利用一根坚韧的绳索,将其牢牢地绑定在自然界中的石砖或是庞大的石块之上,以此作为一道防线,试图阻止起尸游荡出去伤害无辜。然而,即便采取了这些措施,起尸事件仍旧时有生,令人防不胜防。
关于起尸的传说,流传甚广。其一便是在安多县的司马乡,有一个名叫扎多的男子,此人往昔曾是名震一方的强盗。有一年,他骑着骏马,腰悬利刃,前往那区西北部的纳仓部落(现今隶属于泥马县)抢夺良驹。得手之后,他策马扬鞭,日夜兼程,急于返回。在一个连续奔袭数日的傍晚,他来到了一处空旷之地,用牧民常用的拴马长绳(在藏北地区,这种绳子被多热藏语称为“多热绳”),将两匹疲惫不堪的战马系在了一根细小的木桩上。随后,他盘腿坐在一旁,生起篝火,煮起了茶水,这是当时强盗们普遍的习惯。他打算趁着夜色,让马匹稍作休息,自己也趁机填饱饥饿的肚子。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两匹马却对眼前的青草视而不见,只是惊恐地朝着他的背后张望,鼻孔中还不时出阵阵嘶吼。
扎多满心疑惑地转过身去,只见在离他仅有几步之遥的地方,赫然站立着一具赤身裸体的僵尸,它犹如一头蓄势待的野兽,正死死地盯着自己。更为诡异的是,这具僵尸的左腿上,还缠绕着一根细长的绳索,而绳索的另一端究竟系于何处,扎多却无从得知。或许是因为当时紧张到了极点,扎多毫不犹豫地跃上战马,拼命奔逃。在朦胧月光的照耀下,他清晰地看到,那具起尸已经如影随形地追了上来。当他大约奔跑了五公里之后,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山丘,山脚下居住着十来户牧民。身为强盗的扎多,自然不敢让人现自己的行踪,于是他绕过山丘,向山顶逃去。当他躲藏在山顶之时,心跳仍旧如鼓点般急促。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他就听到山脚下的村庄里人声鼎沸、犬吠连连,他心中顿时明白,起尸已经闯入了村庄。
于是,他再次跨上战马,如同离弦之箭一般逃回了自己的家乡。而那些既无坚固房屋、也无防御设施的帐篷村庄,在起尸的肆虐之下,其结果可想而知。
另一个传说则生在安多县的色务乡。八布在前往纳仓部落的路上,偶遇了一个被牧民废弃的旧帐篷。帐篷四周的挡风墙虽然只有一米多高,但却完好无损,显然这户人家刚刚搬离不久。八布打算进去避风休息片刻,然而,当他刚迈进帐篷的第一步时,就惊恐地现,在土石围子的东南角里,躺着一件崭新的七色花边羊皮袍。而袍内所裹的,分明就是一具女尸。当他定睛细看之时,那具女尸的头颅已经缓缓抬起,双眼圆睁,正死死地盯着他。毫无疑问,这是一具被气葬之后复活的女起尸。幸亏八布现得及时,才得以幸免于难。
喜欢民间阴阳怪谈请大家收藏:(yg)民间阴阳怪谈更新度全网最快。
《民间阴阳禁忌阴阳常识》第16章 藏区起尸的传说(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