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那个时候,钱氏收下银钱,罗宝根嘴上不说,其实心中还是有些怪着自己的妹子的。对于钱氏的做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就当是给罗家的补偿了。
而这些年,罗宝根以前想着自己对着严卜源不说视若亲生,也算尽心尽力。可当下得知了他是萧家的后人,就心虚了几分,也颇为的愧疚。
等罗老爷子知道了严卜源的真实身份反应和罗宝根差不多,都是一副有荣乃焉的样子,对于自己家能和萧家后人有了关系而自豪。当然也为自己苦命的女儿说一句好。
只有罗老太太心中可惜自己那个从未见过面的亲外甥,可她也知道自己的亲外甥没福气,怪不着谁。对着严卜源,毕竟是她真心疼的这么多年的孩子,虽然比不上青丞和青和,当罗老太太也是用了心的,对他比自己孙女要好上许多。
现在咋一听,他不是自己的亲外孙,心中还有些接受不了。就算知道萧家忠义,有了严卜源总算是不至于绝户了,可那再好能好过自己的自己的外孙。罗老太太兴致不高,可看着自己儿子和老头子的兴头正高,她也说不出什么。
钱氏是无所谓,她感觉严卜源是谁的孩子真和她关系不大,那个小子可谓说是青丞一手带大的。严卜源现在成了王爷,依着和青丞的关系,罗家也能讨上几分好处,对自己儿子好就行了,其他的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免不了要对着叶思多多的献献殷勤。在钱氏有点市侩和小市民的思想中,这可是贵人,讨好了对着自家总是有好处的。
只有二妞心中激动,她家中竟然能和捷北王扯上关系,那她的富贵梦不是可以实现了。现在记忆中那个跟着青丞身后的男孩,二妞头一次恨自己生的早了几年,要是她和青丞差不多大,那现在说不定就能做捷北王的王妃了。自己家可是对着严卜源有养育之恩的。
有着这样的想法,再看钱氏给她定的刘家是怎么看怎么嫌弃。虽然她和刘家定的日子也就这几天了,可不代表二妞就心甘情愿了。
青丞回来是时候,一看家中众人的表情,知道严卜源的事情差不多被知道了。不,现在应该是萧卜源了,一时喊惯了,倒是改不过来了。青丞有些好笑的想着。
罗老爷子虽然从罗宝根口中听了事情的大概,可他还是急着让青丞给他说说是怎么回事。毕竟青丞今天在场,怎么着都要比罗宝根道听途说强多了。
青丞不想家中人对萧卜源有什么不好的印象,干脆把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当年他说话时,尽量站在萧卜源这边说,把他说的可怜兮兮,无辜至极。
罗老爷子听后,长叹一句:“作孽啊!”
罗老太太也转过性来了:“可不是吗,要我说那高家就是该千刀万剐。萧家那样的保家卫国,死在战场的儿郎不知几何。这样的大义的人,竟被高家这样的奸臣害了,好好的遗腹子都不敢过明路,隐姓埋名的过日子。”
罗宝根也说:“不过,好在老天爷有眼,让萧家还有后人在世,否则,萧家就太惨了。真是不敢相信,卜源那个小子竟然是萧家的后人,难怪从小习武学兵法就学的那么好,连青丞都比不了,还真是家学渊源啊。”
罗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话。青丞的心却不再这个上面,现在的他心中回忆着今天萧卜源对着他看的那深深的一眼,虽然离的远,可青丞还是感到了那道视线的炙热。
这让青丞想着让萧卜源离他几年就能放下他的想法泡汤了,那样的眼神,那样的目光,就算迟钝如青丞也知道萧卜源对着他是没有放下。
这三年里,萧卜源不在,青丞会时时的想着这个大男孩。想他待他的好,想他是否平安,他以前一直把萧卜源当做弟弟看待,一直也以兄弟之情来定义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突然有一天,这个弟弟般的男孩强势的告诉自己,他,喜欢自己。
青丞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可他拒绝了,萧卜源却从来没有放弃。那样的小心翼翼,那样的费心讨好,就为着自己一个笑容,一点亲近。青丞的心不是铁做的,自然是有触动的,虽然不是萧卜源希望的喜欢,可他不能否认现在他,已经不能单纯的把萧卜源当做弟弟了。
青丞有时候有些讨厌自己,优柔寡断,当断不断。明明知道放任自己的心乱下去,前路就是万丈深渊,他不是真正是少年。萧卜源可以说是少不更事,他不是,他知道他们真的变成萧卜源希望的那样,前路会有多么艰难。
有时候,青丞想着萧卜源炙热的感情也很感动,也曾想过自己也没有深爱的人,干脆就如了萧卜源的心思。青丞清楚恐怕以后也碰不到能比萧卜源待自己更好的人了。可他知道不能,他不能如此的自私,贪图他的温柔真心,就让他们陷入难堪的境界。
他们之间有着数不清的沟壑,就比如子嗣,他无法看着爱护自己的长辈失望,萧卜源更是承载了太多的期望,他的婚事,他的子嗣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
所以,青丞掐断了这条路,他承认,他的心曾经乱过。可他更知道前方的路怎样走才是对对方真正的好。
这么一想,青丞知道自己不能再拖了,早早的断了萧卜源的心思,对他对自己都好。看着孟家和萧卜源行事,青丞相信后面还有后招,他不能在这个时候让萧卜源挂念着其他。
可一想到自己和萧卜源以后或许就会形同陌路,青丞心中难受。
罗老太太看着青丞脸色不好,以为青丞身子不舒服了,赶紧打发罗家众人散了。对着青丞问道:“青丞,你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是不是公事上累的,你先歇着去,奶奶给你做些好吃的给你补补。”
《农家子的科举路》第199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