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顺宗任命自己的老师王叔文等人进入了权力中枢机构。刘禹锡素来与王叔文交情甚好,而王叔文也很是赏识刘的才华,于是,在王叔文的推荐下,刘禹锡也官位升到了屯田员外郎。
王叔文和柳宗元一样,属于改革派,于是,这一批主张变革的大唐高官们,形成了一股创新的力量。刘禹锡、柳宗元就在这场革新运动中,结成了默契的友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任何一次变革,大多都要以无数变革者的命运为代价。大唐的这场变革,也没有幸免。
变革触碰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底线,于是,保守派们反戈相击,使得变革所取得的星火胜利毁于一旦。作为大唐皇帝的唐顺宗,也并未因九五至尊身份而幸免于难,最终,他被迫让位,王叔文则被赐死,同样受牵连的,还有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他们先是被贬到了远州任刺史,之后再次被贬为远州司马。
这场变革,就是大唐史上的永贞革新,而后面的变革失败,就是八司马事件。
韩柳刘大唐铁三角中的两位,已经是日落西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好在“永贞革新”并非一无是处,这场短命改革给世人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遗产,即成就了数位流传千古的大诗人。
曾经主持的改革派们纷纷被贬为州司马,王伾被贬开州司马,王叔文被贬渝州司马,韦执谊被贬崖州司马,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韩泰被贬虔州司马、韩哗被贬饶州司马、程异被贬郴州司马,凌准被贬连州司马、陈谏被贬台州司马。
唐时“司马”是一个极品闲差,虽然是位于长史之下的州衙佐官,掌管统领州衙僚属,维护州官纲纪,但实际上只不过是从中央贬黜到地方的监视对象。
人文出身的改革派们,被贬地方后大都觉得自己大志不得伸,心中时常郁闷。
不过也有一些人,心中虽然忧闷,但不喜言表,转而寄情于任内山水,投身诗词创作之中,最有名的当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与“诗豪”刘禹锡。
柳宗元与刘禹锡二人皆是“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是改革派的主力,被贬地方之后,二人诗情如涌,柳宗元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刘禹锡写道“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与“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等。
刘禹锡和柳宗元所写的精品文章,很大一部分都是被贬州司马时所写,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哲学着作《天论》三篇等,柳宗元的《溪居》、《江雪》、《永州八记》等,可见改革失败对二人影响有多么深刻。
韩愈,虽然与柳宗元和刘禹锡等改革派政见不一,但对二人评价都非常高,称二人“同官尽才俊,偏善刘和柳”。不难想象“刘柳”二人才能之出众。
韩愈遇赦,也不是立刻就由新岗位。
唐制规定,赦书由驿站传递,日行五百里。长安到阳山约三千八百里,中间须经商洛,过湖北,上湘江,经潭衡,然后逾岭。阳山当时属连州,连州属湖南道,湖南观察使衙门设在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大赦令辗转经潭州,连州转送,到阳山时最快也需到三月中旬。
大赦令不等于新的任命,韩愈北上郴州待命,已是四、五月之交了。
韩愈离阳山途中的《缩龙宫滩》诗云:“浩浩复汤汤,滩声抑更扬。奔流疑激电,惊浪似浮霜。”恰是夏季阳山山洪暴,江流悍急的写照。
待命的日子也令人煎熬,韩愈《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诗记载了这一时期他的心情:
“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
北望讵令随塞雁,南迁才免葬江鱼。
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该诗选取“大雁”“江鱼”等意象,这些意象的选取能够引起诗人感性之趣,意象之间的感情联系,足以表达韩愈对阳山环境的不适应和对于北方家园的深切思念。“塞雁”这一意象有很深的象征意义,因为“雁”本身就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很轻易就能够勾起韩愈的故乡之思和眷念亲友之情。这种被抛弃感和文化上的失落感,使韩愈更加伤感、凄怆。
八月,朝廷新的任命终于下达,不是官复原职,而是调韩愈去江陵(今湖北江陵县)担任法曹参军,张署任江陵工曹参军。
韩、张二人的希望随之烟消云散,更加充满委屈和愤懑。因为“参军”的职位和地位很低。
韩愈虽然不满,但君命不可违,又与张署一起经衡州(今湖南衡阳)、过潭州(今湖南长沙)、渡洞庭、历岳州(今湖南岳阳),尔后渡江去江陵上任。
在江陵期间,韩愈一想起前半生的曲折经历,就陷入矛盾与苦闷之中。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自己命运如此悲怆?为什么那些无才无德的势利小人却能保其禄位?
在这种心情的驱动下,韩愈又写出一组抒自己感情的忧愤之作,即《五箴》。全文由“游箴”、“言箴”、“悔箴”、
《穿越李白妻子》第104章 纤云四卷天无河(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