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可惜这对父子,近两年几乎都没有什么有效的沟通,三儿的闪躲,和秦小受一开始还去找三儿到后来也有点赌气不理三儿之后,沟通更少,这方面的事情自然也没有讨论过。于是造成了现在,一个人觉得对方要走,丝毫不肯留。一个觉得对方疏远自己,不想留下自己。
接下来这一年里,两人都不约而同地对朝中大臣做了很大跨度的调度。一直呆在吏部,两年下来,在吏部的权力俨然已经和尚书比肩,甚至有凌驾于他之上的趋势。一开始很多大臣反弹很大的,就算太子身份再高,但是把他们从实权的位置调到了虚职上,哪怕品级升了有毛用?!听着好听罢了,以后油水少不说,说话分量也小多了!实权和虚职,是个傻子都会选!
可惜的是,哪怕他们叫得再厉害,秦小受允许并且俨然支持三儿的这些调配的时候,那些叫嚣的大臣渐渐闭上嘴,但也有顽固死折腾的,其中鳌拜最为突出,毕竟其他人好歹还是明升暗降,但他是实打实地被连削三级,取消了他领侍卫内在以及教习武进市的职务,就留下一个少傅兼太子太傅和议政大臣,虽罢免的看似都是相对品级较低的职务,但其实确实他主要掌握实权的位子,领侍卫内在相当于皇帝禁军的司令,虽然上面还有领侍卫内大臣压一头,但手里有人!更何况是教习武进士,这就相当于把握了人才的源头,直接关系到他拉拢人才。留下一个太子太傅本身就是个实打实的虚位,而剩下一个议政大臣,他在里面虽然不到说不上话的地步,但多的是人压在他头上,也轮不到他来出头。而且这还是太子作出的安排,明显太子就是不待见他,如果他不争取一下,他现在没戏了,以后也别想有戏!而他好歹身上也有累累战功,还是有那么些底气较真叫屈的,虽然这么做相当于和太子撕破脸皮,不过好歹还是有些政治敏感,并且有政治野心的鳌拜明显感觉到这是他最后的机会,倘若他吃了这哑巴亏,以后也别想翻身了。
于是鳌拜连同几个被打压的大臣,上书参了吏部尚书一本,其实本来吏部是没有那个权限直接越过皇帝颁布像鳌拜这种等级大臣的升迁降调的指令的,虽说是吏部但其实国家行政管理和用人权力实际只掌握在皇帝一个人的手中,不过是这两年,秦小受放权给太子,而太子有了还这个权力罢了。
所以几个人虽然参的是吏部尚书,但其实有脑子的人知道这是冲着三儿去的,虽然秦小受脑子没有三儿那么灵光,不过还是看出了这层意思。对于三儿这些日子的安排动作,秦小受自然不可能完全不知道,其实每次三儿有什么动作,首先会到他这来吱声的,虽然秦小受也从来不反驳三儿的决定,基本上都是点头的份,不过三儿依旧坚持,毕竟这是对秦小受这个现任的皇上的尊重。
在秦小受看来,三儿这么做不过是在帮秦小受完成退休的准备工作罢了,虽然理解三儿的用意,而且三儿的态度也很诚恳,也没有说直接夺权,虽然三儿完全有这个实力,但秦小受还是偶尔生出,三儿在赶他走的敢脚。虽然每次一冒出这个念头,秦小受就暗pia自己,明明是自己想早点退休的!总之父子两人谁都好过不了谁。
朝中,基本上大臣们都看懂了这是皇帝和太子父子两人在换血,而新进的很多人都明显或是不明显的都是太子这边或者拥护太子的人,聪明的都以各种方式,明里暗里,明示暗示地表示了对太子的拥护和站队。
于是鳌拜几个人就更加突兀了,鳌拜几人的折子,秦小受看完了就扔到一边,等上朝的时候,直接拎出鳌拜几个人,然后把岳乐蘀他准备好的,之前其他大臣参奏鳌拜的折子扔下去,其中有属实也有捕风捉影脑补帝的,也有夸大夸张的。无非是鳌拜好大喜功,以及一些不恰当的言行,还有结党营私之类的。这些其实都可大可小,这就得看上面怎么看这些事,最重要的是,上面如何看鳌拜这个人。
其实鳌拜还是相当有能力,能文能武,偶尔朝会上也会有些建设性的意见,可惜一开始鳌拜虽然表现突出,但百科一下之后,秦小受对鳌拜心里就有些隔阂。虽然评价上说,鳌拜确实对‘顺治’也就是他,很忠心。可惜三儿继位之后,这心就大了,即便是三儿刚即位的时候小,他专权,专断一点,可以理解,那么后来的一直握权不放,甚至成为了三儿亲政的一大障碍,就说明有问题了。所以三儿对鳌拜的处理,秦小受很能理解,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一个聪明但是有野心忠诚度欠佳的人,和一个愚笨但是绝对忠诚安平收成的人,宁愿选后者。因为倘若连控制下面下的人都做不到的话,何来统治一说……
一开始秦小受表现出一副对几个大臣失望和责备的态度,但鳌拜早年的功绩斐然,也有那么些支持他的人,尤其是在武官阵营这边,更别说在军营里他的声望了。秦小受也不好一棍子打死了,安慰其道,这削其两个职务不过是小惩大诫,你看你一品官不都在么,你看你不依旧是议政大臣么,你看朕依旧信任你的嘛~于是秦小受这么个表态,自然让太子这边的人更加坚定站在太子这边,中立的也偏向太子一边,至于鳌拜这边本来就少的人,现在天子明显是挺他儿子的,你再敢闹腾,等到把你陈谷子烂麻子那些破事翻出来的时候,连现在的地位都不保,官场,有几个人是真正干净的?!
于是,基本上都闭嘴了。鳌拜也乖乖闭嘴了,但是心还活跃着,不过现在不是他说话的时候。
《清穿顺治年间》第64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