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欢迎您!
蓝雨小说 > 其他类型 > 新安吏原文 > 第211章

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杨谦双目微微一动:“你最近大约正忙着省试资格之事,我明白你的难处。如何?一切可还顺利?若是有甚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尽管说便是。我也极为期待,明年你登第入榜首。呵呵,一位真正的‘少年甲第状头’横空出世,届时也不知长安城内外该是如何欢腾。”

听了他的话,王子献不由得失笑:“那些无稽之谈,杨兄也信?杨兄才是大唐开国以来最年轻的甲第状头,自然最知晓甲第究竟有多难得。我有自知之明,也并无甚么野心,只需中得进士,安安生生地进入仕途,便已是足矣。”

“子献何必自谦?”杨谦亦是笑了起来,“你若是得中甲第状头,不仅你们王家雀跃无比,就连我们杨家亦是与有荣焉。毕竟你是杨家女之子,而我们可是表兄弟,血脉之亲。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说是也不是?”

闻言,王子献一怔,缓缓抬起眼,摇首道:“承蒙表兄看重……省试之事,随缘即可。”呵,好一个“血脉之亲”,好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可惜,他素来觉得,血脉毫无意义,“情”与“义”也并非因血缘而起。在他眼中,王家不算甚么,杨家——呵,更不算什么。

杨谦见他似是有些软化,神情越发温和了几分:“我于贡举一道多少有些经验,你若有不解之处,尽管来寻我,不必顾忌外头那些流言或是旁人的目光。便是新安郡王与长宁公主,也无须太过在意。毕竟如今一切风平浪静,宫中一片和睦,咱们是真正的亲戚,又何须为了那些捕风捉影之事而束手束脚?”

“表兄说得是。”王子献低声应道,将满腔怀疑皆深深地藏了起来。无论杨谦此举有何意图,他只管将计就计便是。

“改日我便请父亲将你举荐给吏部考功员外郎。举荐越多,对你越有益,可不许推辞。”

“……有劳表兄费心了。”

“既然知道我费了心思,日后便不必刻意避着我们。好端端的亲戚,竟然几乎从不走动,若让旁人知道了,岂不是会笑话我们六亲不认?”杨谦言谈间越发随意,“你是不是还叮嘱过子睦,让他别轻易去寻你?得到你回京的消息时,他坐立不安的模样可都落在我们眼中了。瞧着都可怜得很,啧啧。”

王子献长叹一声,摇首笑道:“子睦的性情一向如此,这两年幸得表兄教导,我看他接人待物都从容许多。子凌的脾性有些尖锐,眼下瞧着依稀也圆滑了些,只是还有些不够,想来也是他缺乏历练的缘故……”

“教导阿弟本便是你这位长兄的职责,怎能尽数托付给我们这些师兄弟?”杨谦嘴角噙着笑意,接道,“不过,如今为时不晚,你若是愿意奉着宋先生搬过来同住,便可好生教导他们了。”

“这……先生恐怕并不愿意。”王子献再度喟叹,“先生的脾性素来随意,我也轻易劝不得。”

见他面带难色,杨谦也并不勉强:“既是如此,你便多过来走一走罢。”

“若是表兄不嫌弃我隔三差五便去叨扰——”

“欢迎之至,怎会嫌弃?”

王子凌与王子睦远远望着言笑晏晏的二人,都不约而同地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该不会是他们看错了罢?怎么转瞬之间,湖边的两人便已是亲若兄弟?谈笑风生的模样,甚至比他们这两个亲兄弟还更随意自在一些?

杜重风望着惊呆了的兄弟二人,勾起嘴角,又遥遥地看向湖边,目光中浮起了几丝兴味。

第119章各有打算

“血脉相连的兄弟……呵,杨谦想拉拢你,为他所用?”李徽抬起眉,瞥了身边的挚友一眼,拉开鹿角弓连射三箭,箭箭中的。他头戴垂脚幞头,身穿时兴的翻领团花窄袖长衫,瞧起来与那些长安街头策马闲游的纨绔子弟很是相像。不过,俊秀出众的容貌,白皙的皮肤,高挑的身量,淡定从容的气度,却又令他显得十分与众不同。

立在他身侧的王子献温和而又专注地望着他,几乎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他倏然有些庆幸,他们如今正在濮王府的演武堂内,除了他之外,旁边再也没有任何人。这般模样的李徽——不,任何模样的李徽,他都不愿与他人分享。不愿他引来倾慕的目光,更不愿有人与他怀着同样的心思,满心只想着如何才能彻底得到他。

“如此说来,不知已经有多少人替你在吏部考功员外郎面前递了话。我的举荐,倒是有些可有可无了。”李徽并未注意到他的出神,再度举起弓,身姿挺拔,动作干脆利落。顷刻间,他便又一次射出三箭,无一旁落。

经过足足四年的练习,他的射艺已然十分出众,射箭的姿态更是如行云流水,无比简洁,而又无比优美。只是,到底仍缺了几分血腥杀伐之气,也仅此而已。

“不,你的举荐才至关重要,也只需你的举荐便足矣。”王子献回道,取过他手中的弓,感受着他方才留下来的温度,微微一笑,“国子监学官愿意主动递话,是他们的好意,无从拒绝,唯有领受。至于杨家,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仅此而已。”杨家若真有用他之心,便不会只“予”他几句不冷不热的推荐。他倒是很好奇,杨家还能给出些什么来。

闻言,李徽却似笑非笑道:“原来你如此容易满足,枉费我替你百般筹谋,还想着让兄弟姊妹们都替你举荐一番。”说话间,他不自禁地便带着几分亲昵之态:“为着此事,我还舍出了不少珍藏,库房都空了半座。你却说,你不需要?”

《新安吏原文》第211章(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