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最近评论区有部分读者认为文中某些内容不合理,在这里统一解释一下。
1、有读者问:“军装和正步有什么用?”
答:统一的着装能够起到识别敌我和增加士兵归属感的作用,也能起到整肃军容和震慑敌军的作用,古今中外凡是有条件的正规军鲜有不统一着装的,古斯塔夫二世军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统一军队的颜色与着装。而且文中也说了,刚征来的民兵穿得破破烂烂的的,总不能指挥着一群邋邋遢遢的人去打仗吧。
踢正步能够加强士兵的纪律性和集体行动的协调性,不要说什么古代军队踢正步不现实,踢正步和社会水平与教育水平并不挂钩,基因也没突变,现代人能伸直腿往前踢,古代人也能啊,从古代军队过渡到近代军队总得有人作出第一步改革,不需要非得等着异界土著先发明出来,然后主角才亦步亦趋地去模仿。
2、有读者说:“中世纪那帮农夫没有归属感,你这军装白扯,都没有长时间的思想教育怎么可能有归属感,你以为我军的指导员是干什么的?”
答:作者不明白能否培养出归属感和时代有什么关系,都是一样的会思考、有感情的人,对于供自己吃喝的人或组织产生某种依赖、与同一组织内朝夕相处的伙伴产生感情是很正常的,只要古人有着基本的道德观和起码的感恩之心,不需要靠先进思想的长期教育就能产生归属感。
3、有读者说:“10人班30人排一点都不实际。”
答:类似班排这样的小规模编制,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以古代中国为例,《周礼》上说“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两千年前的奴隶社会就这么搞了,主角出于习惯换一个贴近现代的名字而已,以避免以后火器普及后改来改去的麻烦。
另外这里的班排编制只是为了便于管理,在后装枪甚至栓动步枪发明之前,主角的军队作战时至少以一个连(100多人)的单位进行行动,不过清理残敌时就另说了。
4、有读者说:“老式青铜炮用6个炮弹你多说打死打伤120人,有400强盗冲到你农兵面前你就可以全灭啦。”
答:文中没有任何一处地方说过青铜炮能仅凭6个炮弹打死打伤120人,如果指的是收复富兰港那一战,这位读者可能没有看仔细,当时火炮主要是用来轰开城门,还是两门火炮打了好几轮才把城门轰开,火炮给海盗造成的伤亡实际上并没有多少,120人的歼敌数主要还是靠士兵突入到城内与敌人肉搏造成的。
至于海盗能否冲到主角军队跟前,海盗本来人数就处于劣势,之前还经历了一次失败,敢留下来守城已经很亡命了。这不是玩红警一类的RTS游戏,鼠标一划,选中小兵就不要命的往前冲直至战死最后一人。
5、有读者说:“说白了作者根本没仔细研究中世纪的生产力啊,那种生产力支持不起这么玩的改革,工业不是一拍脑袋就能玩的起来的。”
; 答:这位读者的评论是在“第七十七章语言顾问与旗语通信”发表后写的,但是截止到第七十七章,文中没有展开任何实质性的工业建设或社会变革,所做的无非就是以下几件事:
1)军队的若干改革,是否合理在前面的回答中已有描述,主要参考的是古斯塔夫二世的军事改革;
2)制造火药、火绳枪和青铜火炮,只要有原材料和思路,凭借手工完全可以制造这些早期火器,历史上这些东西本来就是中世纪后期出现的,而且文中交代过主角本来想直接跳到燧发枪,但单单是一个扳机就把他难住了。
3)做了两个风帆战舰的模型,但文中说了,他领地内的船厂暂时造不了实物,全风帆战舰以后肯定是要发展的,而且也快了,等南方招募来的高级工匠一到位就开始,只不过是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能一下子造出“胜利号”;
4)潜移默化地灌输反奴隶制度的思想,主角既没有冒着得罪统治阶级的风险明目张胆地解放奴隶,也没有打着自己的旗号进行宣传,而是利用暗中投靠自己的神职人员,假借教会的名义。文中的教会就是以现实中的基督教为原型,且不论现实中如何,基督教从创建之初就主张人人平等,那个时候的罗马帝国还是货真价实的奴隶制社会。而文中的教会的也照搬了这个设定,创建后以人人平等的口号吸引教徒,虽然随着发展,教会高层逐渐与贵族阶级同流合污,但是这个口号一直存在,截止到第七十七章,主角仅仅是喊几句口号、搞一点宣传,在这个世界里既不新鲜也不突兀,当然,在条件成熟后,主角会采取一些实质性的行动;
5)整合零散耕地,推广轮作制,挖灌溉渠,这些措施和“中世纪的生产力”没什么冲突吧;
6)制造马拉收割机,原型是现实中的麦考密克收割机,有兴趣的可以上网搜一下这种收割机早期型号的图片,最初的收割机就是麦考密克在他父亲的铁匠铺里拼凑出来的,这玩意又不像蒸汽机那样需要镗床对汽缸进行精加工,不需要点太多的前置科技。
7)建立政务院,也和“中世纪的生产力”没什么冲突吧,难道中世纪就没有类似的行政系统了^_^;
研发新的旗语系统,旗语也是自古就有,主角无非就是让其传达的信息更加丰富而已;
9)发明望远镜,知道望远镜的原理,招募到精于打磨的眼镜师傅,制作早期的望远镜不难,1608年荷兰米德尔堡眼镜师汉斯·李波尔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10)造纸、烧瓷器,这两样中国古代就有了,就不多讲了。
上面所说的几件事情,没有一件是无视社会生产力张口就来的,主角既没有上来就研发蒸汽机,也没有急吼吼地大炼钢铁(不过很快就要“小炼钢铁”了),不知道“那种生产力支持不起这么玩的改革”这句话从何而来。
; 如果说的是以后推动工业化的剧情,那作者可以肯定的说,工业革命肯定是要开展的,否则这本书的名字岂不是白起了。
金手指也肯定是要开一些的,作者也知道仅凭一个人就能发起工业革命简直是异想天开,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经不起考究之处,我只能让这个过程在我的知识范围内尽量显得“比较”合理。
而主角在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以后真正的变革铺路,地球上的工业时代也是从农业时代演化过来的,地球上开展工业革命所需的生产力条件也是以前农业时代积累出来的。
既然没有进行“改革”的生产力条件,那就努力利用已有的资源制造条件,让这个“累积”的过程尽量缩短,不需要巴巴地等着这个世界自我孕育出来,那样主角的穿越和脑袋中的知识就没有意义了。
6、主角供养1000多人的常备军是否合理?
答:这个作者得承认,在写的时候没有经过细致的考证。
但要说明的是,在本书的设定中,主角是个伯爵,开始统治的是一个中世纪后期的标准伯爵领,领地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镇,总人口规模在6~7万左右,绝非仅仅一个村子或镇子,而且家族已经在此经营了数代。
当时想按封建时代的民兵比例来写,但搜到的资料(包括一些其他小说中的设定)五花八门,有说20人口供养一个职业士兵的,有说50人口供养一个职业士兵的,有说100人口供养一个职业士兵的,只好取了一个中间的数值,40~50人口供养一名职业士兵。
在中世纪吧搜到的几个帖子显示:公元1333年,英国爱德华三世时,柴郡能提供4000人兵力,约克郡能提供5000人兵力,14世纪的约克等北方几郡面对苏格兰军能动员3000多人迎战(里面的数据我没找到具体的资料出处)。
这几个帖子里说的应该不全是职业士兵,大部分应该是临时征召的民兵,不过本书中截止到吞并拜尔丁领时,主角供养军队的时间满打满算也不超过半年。
因为资料不全,心里没底,所以对主角家族的财富描述得比较模糊,迄今为止都没敢说格莱曼家族累积了多少钱财,领地能收上多少税来。
后来安排了缴获海盗财富、造纸、卖瓷器这样的“开源”情节,就是想在生产力真正提高之前,尽量制造一些合理点的条件把这1000多人的军队维持住,造纸就不说了,历史上瓷器贸易带来的利润可是夸张得很,特别是在垄断的情况下。
如果还有读者觉得太过夸张,就当是主角面对复杂的开局环境而不得不“穷兵黩武”了一把吧,哈哈。^_^
《钢铁枪炮与穿越异界的工业党笔趣阁》部分不合理内容的解释(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