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雨小说www.lanyuting.com
>
早有士兵拿着令牌走过来,兵长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大将军的令牌,而且还是最高军令的令箭,这样的令箭是大将军亲自发下的,非亲信之人不能得到。
一般情况下,就算是大将军的兵马,所带的令牌也只是普通的军营令,这人带着曹宇亲自发下的令箭,兵长再无怀疑,要不是当年他在洛阳当过职,还真不知道此令箭的厉害之处。
「既然是大将军所派,自当交接!」兵长双手捧着令箭交回,抱拳道,「但司隶兵马如今由镇东将军调动,请诸位入城歇息,我这就上报洛阳。」
「不必了!」为首之人挥挥手,淡淡说道,「吾等出发之前,大将军早就写好书信,已经派人送到洛阳去了。」(5,0);
「这……那我们?」兵长想要上报,是想知道自己和这一帮兄弟们何去何从,谷城被人接管,如果没有上面的军令,他们便无处可去了。
「城中有多少人?」
「还有五百兄弟!」
「唔——」那人略作沉吟,言道,「我们人手也不足,你们可暂且留下,协助守城,等我接管函谷关之后,自会禀报镇东将军,再做调动。」
「好好,如此有劳将军了!」兵长闻言大喜,急忙躬身让那人先行进城。这种事其实他心里也没底,眼看战乱又起,就是他们这些伤残老兵最担心的时候,很可能会被遣散回乡,他们现在都无法劳作,在军营中还能勉强度日,若没了这份差事,那一点点抚恤金根本不够度过余
生。上面没安排下来,便有人来接管孤城,这些士兵心中就忐忑不已,烽火连天,新兵到来之后,将原本的守军赶走的事情并不少见,甚至上面的人都不闻不问,更何况他们这些伤残老弱,更欲除之而后快,
谁还管他们的死活?
所以听到那人愿意主动为他们谋个生路,自然赶紧不尽,忽然觉得这个冷面沉默的将领亲切了许多,自然热情接待。这一部兵马正是邓艾带领的蜀军,穿越河东境内,从孟津来到谷城,竟然一路畅通无阻,这和他们全副武装都是魏军装备有关,邓艾手中的令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恰逢各路兵马调动,他们这一
路兵马行动,也就再平常不过。
两千兵马依旧留在城外,邓艾带着一千人精锐进入谷城,叫原先留守的士兵准备饭食,让部下好好歇息一阵,这半月风餐露宿,风雨兼程,辛苦至极,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热饭了。通过和兵长打听,果然不出他所料,魏军防守的重点还是在沿河一带,对函谷关依然未有防备,弘农还有守军,函谷关暂时没有作用,邓艾等兵马休整一番,吃饱喝足之后,便去接管函谷关东口。
第543章长安奇兵
(4,0);
秋天的早晨,河面上雾汽弥漫,新丰的渔民,早早就乘船出去打渔,新丰位黄河改向的转弯处,从北而来的滚滚河水,在大山的阻隔之下,转向东流。
此处有巨大的浅滩,没到秋际,鱼虾肥美鲜嫩,许多大鱼逆流而上,甚至当地人说,鱼跃龙门,正是指的此处。
风陵渡,是新丰县最大的一处黄河津渡,同时也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渡口,大清早,这最大的渡口处却十分冷清,不见有渔民前来。
早在半月之前,一队官兵出现在这里,也不见打旗号,不知道是何处兵马,占据了渡口,严禁闲人靠近,百姓们只顾和平日子,不到生死关头,自然也不会去招惹官兵。
晨风阵阵,河水涛涛,迷蒙的水雾忽然一阵氤氲,无数黑影出现在河面上,越来越多,守在渡口的士兵顿时警觉起来,各自打着招呼,持枪戒备。
当先的一艘木船破雾而出,船头上站着一人,手持醒目的红旗打着暗号,岸上的士兵看了两遍,才急忙回去禀告。
不多时一员身材魁梧的大将迈步而来,此人满脸胡茬,双目炯炯有神,手按剑柄,正是领兵奇袭弘农的镇军将军、长安太守魏延。
「嘿嘿,终于来了!」魏延微微点头,露出了笑容,握着剑柄的手暗自用力,青筋冒起。(5,0);
历时三月之久,从蓝田到武关,又从武关进入南阳,分兵把守各处要道,虚张声势,自己则领精兵进入弘农,取庐氏,从湖县奇袭弘农,短短半个月时间,已经完成任务。
这一次长征,魏军毫无准备,一路势如破竹,守军几乎都被捉拿,占领新丰港的时候,消息还不曾外泄,若不是天降大雨,十日之前,他就已经和刘封取得联络了。
「何人领兵前来?」站在岸上,魏延迫不及待地开口。
「敢问是魏将军么?」当先一艘船破浪而来,船上一人大喝道,「吾等乃是张将军部下,先行带路而来!」
「哈哈哈,是继业么?」魏延大笑着,招呼士兵们准备迎接大军上岸,问道,「燕王殿下何时能到?」
刘封自从离开长安之后,奇袭西河,大战曹宇,司水一役更让天下震惊,魏延每闻捷报,都心痒难耐,暗自后悔当初没有执意跟着刘封出征。
这次从西河打通河东要道,简直是如同一柄利剑一般,刺进了魏国的心脏,迫其迁都,可见影响之大。
当先过河的正是句扶,上岸之后,看到魏延身形高大,果然有大将之风,不愧是驻守汉中和长安门户的大将,暗自赞叹。(5,0);
「魏将军,殿下命我等渡河,张将军随后就到,叫我等先取潼关,再向东而进!」
「先取潼关?」魏延一怔,「丞相书信中交代,叫某先取函谷关西口,弘农失守,潼关守军首尾被断,自当散去,为何变了计策?」
《三国之蜀汉中兴百度百科》第591章(第1/1页)